《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到——的作用。()A.临时宪法B.暂时宪法C.建国宪法D.新宪法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其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确立过程1954年,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 (1)1949年;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图二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在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详解】(1)第一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到——的作用。()A.临时宪法B.暂时宪法C.建国宪法D.新宪法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及意义(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作用的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2)1949年10月1日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3)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
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1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召开。2.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作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3.意义:初步建立...
事件 意义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②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民主的、最能反映绝大多数人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