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赋》乃东汉班固所作,其文辞瑰丽,气势恢宏,今略陈其原文及译解如下: 原文(节选): “于是二都之盛,载在典籍,其山川城郭之制,宫室楼观之侈,储峙之富,学校之盛,百黉之众,三雍之邃,旌旗之盛,仪卫之严,辇辂之安,驰道之广,羽旄之美,帑藏之积,天府之珍,瑰货之侈,市廛之阜,焉足以举其一二。故聊...
班固的《两都赋》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赋体文学作品,由《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组成,通过对比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展现汉代政治文化风貌,并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推崇。全文以虚构对话展开,兼具文学审美与历史价值。 一、内容与结构 《西都赋》以长安为背景,通过“西都宾”之口,描绘西汉都城的壮丽...
《两都赋》是李白的一首长诗,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诗中李白抒发了他对洛阳和洛中(两都)之美的哀叹,思乡之情,并混杂着朝廷永久荣耀的祈祷。原文:两都临安税,洛阳城楼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烟波江上几人回。清风明月共此夜,神女应接玉楼来。同声说别,月明人影散。翻译:两都安...
班固的《西都赋》与《东都赋》合称《两都赋》。于光华说:“昭明选赋,独冠《两都》,正以兼扬、马之长,义正而事实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这些评论,都准确道出两赋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此赋学习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结构方式,合二为一,又相对独立...
两都赋作者:班固 班固著。见《班兰台集》,收于《文选》。作者在序文中说,长安父老,怨都洛邑,冀复都长安,故作此赋以明都洛邑之宜。赋中假设西都宾在东都主人前夸耀西都长安之形胜,建都后之繁华,四郊之富盛,宫室之壮观,特别夸耀昭阳殿之盛况;接写百寮官署、离宫苑囿之隆,又及武帝之求仙与羽猎、水嬉之愉悦。
《三都赋》的作者是左思,《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三都赋》:创作于晋朝时期,作者左思。该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魏、蜀三个都城的风土人情与壮丽景象,展现了左思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两都赋》:东汉时期班固的代表作,分为《西都赋》与《东都赋》两部分。班固以宏大的视角...
【解析】班固的《两都赋》是指《西都赋》和《东 都赋》,《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 势险要、物产富蔗、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 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 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 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 都长安。 这道题主要...
两都赋全文 班固《两都赋》赋篇名。东汉时期班固所作。分《西都赋》、《东都 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仍以长安 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 【西都赋】 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乐方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 《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其辞曰: ...
一、两都赋:“两都赋”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赋税形式,它的名称源于中国的两个重要城市,即长安和洛阳,被称为“两都”。在古代中国,这两个城市分别是两个朝代的都城。长安是西汉和唐朝的都城,而洛阳则是东汉和北魏的都城。两都赋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政治地理的变迁和朝代更迭。由于这两个城市在不同的时期...
由于班固在《两都赋》中,完美把握住了当时东汉最高统治者的复杂心态,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并从礼法的角度,歌颂汉光武帝定都洛阳、中兴汉室的功绩,宣扬洛阳建都的适宜性,驳斥关中人士不切时宜的议论,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这使他不仅赢得了汉明帝的褒扬,还获得了与司马相如、扬雄以及张衡并称“汉代四大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