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是唐代诗人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纸本,纵28.5厘米, 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用白麻纸书写。关于其创作的时间地点,学界存在争议。 《上阳台帖》内容为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为赞美高山长水、物象变换之风景所作。引首有清乾隆题“青莲逸翰”,帖后纸有清乾隆、宋徽宗赵佶等题跋。此帖用笔...
《上阳台帖》为744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 《上阳台帖》前绫隔水上宋徽宗瘦金书标题“唐李太白上阳台”。帖后纸拖尾又有瘦金书跋一段。帖前骑缝处有旧圆印,帖左...
《上阳台帖》为744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 《上阳台帖》前绫隔水上宋徽宗瘦金书标题“唐李太白上阳台”。帖后纸拖尾又有瘦金书跋一段。帖前骑缝处有旧圆印,帖左...
唐 · 李白《上阳台帖》纸本 长卷 墨书 28.5x38.1 厘米 释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唐· 李白《上阳台帖》纸本 长卷 墨书 28.5x38.1 厘米 释文: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及...
李太白《上阳台帖》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上阳台帖》为744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此帖为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加上后人的题跋,帖长约3米。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李白《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之意境,犹如一见其人,一见...
“诗仙”手迹——《上阳台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着一件极为珍贵的古代书法,它被认为是李白唯一的存世墨迹,白麻纸书写并卷装,原幅纵宽约28.5厘米,横长38.1厘米,草书5行。历经千年,经过几个朝代数次的续裱,《上阳台帖》已然成为了一幅长卷。此帖用笔跳宕自如,放荡不羁,散发着李白率性自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