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为李白唯一传世的草书墨迹,是李白自咏、自书的四言绝句名帖。《上阳台帖》分为五行,二十五个字。原文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一作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笔势豪放流畅,矫若惊龙,雄浑大气,很符合李白豪迈豁达,不受世俗羁绊的性格特点。有学者认为此帖为宋...
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李白《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之意境,犹如一见其人,一见其诗,一见其醉,苍劲雄浑之气扑面而来,笔落处真气弥漫,苍茫从容。“非有老笔”何能臻此,一“老”字更加重力量,纵逸拓放,形成了与首字之呼应,...
《上阳台帖》为744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 《上阳台帖》前绫隔水上宋徽宗瘦金书标题“唐李太白上阳台”。帖后纸拖尾又有瘦金书跋一段。帖前骑缝处有旧圆印,帖左...
《上阳台帖》是李白存世的唯一书法墨迹,他的书法同他的诗一般,高视阔步,物我两忘,天马行空。信笔而出,随意天成,整篇所包蕴的那种浑朴天真的气息格调令人叹服。统观全帖,用笔纵任自然,婉转流畅,俊朗苍劲,飘然洒脱,形态万千。上阳台帖 李白 天宝三年(744年) 纵28.5cm,横38.1cm 纸本 草书 译文:...
二人结伴一起去王屋山的阳台宫,拜访司马承祯,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到了阳台宫,他们才知道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了,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李白感慨万千,写下了这幅《上阳台帖》,在称颂司马承祯才艺的同时,也赞美他高超的品。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李...
内容: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译文:王屋山有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物象千姿百态,不是有了老练娴熟、清新豪建的笔法就能刻画描述穷尽的。十八日,上阳台书,李白。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
甚至,许多人并不知道,如今的北京故宫博物馆还珍藏有一幅李白传世唯一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当年,二十五岁时的李白意气风发,一路诗酒助兴好不潇洒。当他行至江陵时,偶遇一位老道。老道名叫司马承祯,年长李白62岁。二人虽然年龄差距巨大,却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望着眼前这个才华横溢、俊朗不凡的年轻人...
李白《上阳台帖》内容的现代译文是什么意思?请大神解释详细点 其点画如行走在云烟之中,大有收天下于一纸的旷达情怀。书法作品作为心理节奏和性格的折射,《上阳台帖》中的每一个墨点、每一根线... 定制名片上淘宝!优享品质,惊喜价格! 定制名片,<淘宝>诚信商家,高人气热卖商品,淘你满意!支付无忧,交易更放心!
今天我们要探究的便是这幅《上阳台帖》的前生今世。在开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24年,23岁的李白从家乡出发,游览三峡,到江陵的时候,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极为欣赏李白的才华,李白亦非常仰慕司马承祯的仙风道骨之气,两人很快成为忘年交。李白曾经在《大鹏赋·并序》中描写了自己与司马承祯在上阳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