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记者李佳 罗潇 金华台记者李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徐利民曾担任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22年9月20日,因积劳成疾,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在三十三年的基层工作中,徐利民一心只为群众,尽显为民尽责的公仆本色。2006年11月,以上...
徐利民的韧劲不仅体现在他的工作态度上,更体现在他为上山文化长远发展所做的铺垫上。他牵头制定了跨越15年的“上山申遗与建设路线图”,展现出对上山文化未来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憧憬。即使在他病重无法使用手机时,仍通过身边人传达工作指令;手术后仍在通过电话联系申遗专家,为上山文化的申遗工作继续贡献力量。徐利民...
“他对上山文化每次作的部署、规划都是他自己构思,亲力亲为。我们每一个材料起草,徐部长对每个句子,甚至是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都抠的比较细。”张晓锋说,彼时上山知名度还没那么大,畏难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徐利民接手后,便全身心投入,谋划了上山文...
而徐利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因其在上山文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了“时代楷模”的殊荣。虽然徐利民因工作原因错过了央视6月19日晚的发布仪式,但他对上山文化的执着与热爱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了解他的人。王巍,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负责人,对浦江上山遗址的熟知与关注更是让人感受到他对考古事业的深厚情...
徐利民同志在基层工作已有30余载,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党的伟大事业。他为人民谋福祉,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徐利民不断探索创新,专注于上山文化的研究与宣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宣传干部的文化使命。他深知延续文化根脉的重要性,常说:“我们要为国家、为民族弘扬上山文化。”在52岁的人生中,徐利民用无悔的付出,...
上山文化作为万年文化的璀璨瑰宝,其深厚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徐利民对上山文化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更是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典范。王巍,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不仅在业界声名显赫,更在央视《考古公开课》《开学第一课》等各大节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
守着上山一粒万年稻米,孜孜不倦让上山文化发扬光大;人如其名,踏踏实实做事,一心一意为民谋利……4个月前,“上山文化摆渡人”——浙江省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52岁。日前,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徐利民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礼赞楷模、学习榜样、凝聚力...
【初心不改 公仆本色——追忆上山文化“摆渡人”徐利民】6月18日下午,金华和浦江的新媒体平台都在推送一部新编广播剧《浙里有颗启明星》。整部广播剧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感人,全景再现了上山遗址从发现、保护、命名、再到申遗的20余年的历程。被誉为上山文化“摆渡人”的徐利民正是剧中主人公之一徐为民的...
基层干部徐利民,以满腔热爱为笔,坚定坚守为墨,书写着上山文化传承的壮丽篇章。他兴办文化活动,传播稻作知识,让沉睡万年的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徐利明同志的精神,是时代之楷模,基层之灯塔,激励着我们共同守护文化根脉,彰显基层干...
【#徐利民请袁隆平为上山文化来宣传#】2020年,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徐利民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请袁隆平先生来宣传上山文化。正当同事们感到意外时,他一语道破古今情怀共鸣——上山人一万年前追求的,不也是吃饱饭吗?他用独特的视角,连接古今,让文化传承焕发新生。两者即使相隔万年,也有着千丝万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