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汤方歌 百度健康联合 DeepSeek 生成并经医生专家审阅 三香汤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湿热郁阻上焦气机的经典方剂,以香豉、降香、郁金为主药,具有清热化湿、行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痞证伴胸闷、身热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一、组成与配伍特点 药物组成1. 香豉(6g):解表除烦,宣散湿热; ...
三香汤(《温病条辨》)——(陈老 三香汤 两棵树)[组成]香豉6g 降香10g 郁金6g 瓜蒌皮10g 桔梗10g 枳壳6g 黑山栀10g[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病机治法]湿热客于膜原,气机蔽阻。清热涤痰,行气宣痹法。[适应证候]湿热客于膜原,气机闭阻,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或肝肺气郁,潮热胸闷。病案:1981年春,陈...
”《临证指南医案》谓:“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由膜原以走中道,遂致清肃不行,不饥不食。但温乃化热之渐,致机窍不为灵动,与形质滞浊有别,此清热开郁,必佐芳香以逐秽为法。”此案所用七药即三香汤之药,由此可知,鞠通《温病条辨》三香汤实本乎此。机窍不灵,不饥不食,是本方主证;湿热...
【三香汤】 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第35条,其原文谓;"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组成】 瓜蒌皮9g,桔梗9g,生山栀6g,枳壳6g,郁金6g,淡豆豉6g,降香末9g。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三香汤方分析】 生山栀栀...
三香汤在中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治疗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方面,效果显著。《温病条辨》第五五条早有记载:“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三香汤对于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的治疗作用,虽然主要是针对外感湿热,但后世医家如中医泰斗陈潮祖也将其应用于内...
病情分析:加味三香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通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其典型配方和用量如下: 1.木香:用量为3-6克。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 2.砂仁:用量为3-6克。砂仁能化湿开胃、行气安胎,并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 3.陈皮:用量为3-9克。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是常见的理气药材。 4.苍术:...
三香汤为《温病条辨》中焦篇方剂之一,原方治“温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即湿热内阻,机窍不灵证。方中瓜蒌壳、桔梗、枳壳微苦微辛以升上,栀子轻浮微苦以清热;淡豆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两焦之秽浊而开郁,共奏宣散湿热,化浊开郁之效。...
三香汤的方歌顺口溜可以帮助记忆该方的组成及功效,以下是一个版本的三香汤方歌: “三香香豉郁降香,枳桔蒌栀七药里,机窍不灵因湿阻,不饥不食亦堪尝。” 这句方歌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三香汤的组成药物(香豉、郁金、降香、枳壳、桔梗、瓜蒌皮、栀子)及其主要治疗的病症(湿热阻于膜原,气机闭阻,不饥不食,机窍...
加味三香汤主要由党参、黄芪、广木香、藿香、香附、莱菔子、枳实、厚朴、焦槟榔组成,具有较强行气、益气功效,使腹胀、嗳气、纳差等气滞、气逆症状得到改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白术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动力作用;党参能够提高胃肠损伤体内的胃泌素及胃动力素;木香、藿香、枳实、莱菔子、槟榔等具有兴奋肠道平滑肌、增加平...
治疗上以清热解毒,辛香通络为基本大法。以加味三香汤加抗Hp的五种药为基本方,佐以煅瓦楞子、海螵蛸抑制胃酸,改变胃内环境的酸碱度,破坏Hp生存环境,加速Hp死亡。 白芍、炙甘草柔肝止痛。焦三仙开胃消食。诸药合用,气血调和.邪去正安。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