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纹四环铜鼓座,是春秋晚期钟离国所用建鼓的鼓座,1980年出土于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为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龙虎纹四环铜鼓座为青铜器,约67千克,残高29厘米,直径80厘米,厚度约为0.3厘米~0.5厘米。整体采用分铸再焊接的方式铸造而成,其上沿的龙与虎则采用高浮雕技术刻成;器身...
龙头部分则呈现扁长形态,几缕龙须龙发随风飘向脑后,气势非凡。旁饰的云纹更是增添了神秘感。虎纹似猫,添加了松纹细节,既生动又形象。文化寓意 龙虎纹木雕象征着国泰民安与风调雨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具有深刻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龙虎纹代表着美好愿景,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
1953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的彩绘龙虎纹陶壶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彩绘龙虎纹陶壶,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期文物,陶壶通高48.5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18.1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彩绘龙虎纹陶壶局部 杨晓君 摄 此陶壶直口、扁圆形盖,盘形口,长颈束腰,溜肩鼓腹,肩腹间有对称模制铺...
龙虎纹青铜尊:穿越千年的历史印记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龙虎纹青铜尊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和工艺品,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种工艺品不仅是古代匠人技艺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龙虎纹青铜尊最早出现于商代,是当时贵族们用于祭祀的礼器。其形制华丽,纹饰精美,寓意深远,充分...
龙虎纹画像砖是土于常州市浦前戚家村南朝砖墓的画像砖,分为龙纹砖和虎纹砖,形制与尺寸相同,均由7块单砖拼镶而成,采用侧面模印的方式,形成浅浮雕的立体图案,造型生动,气势不凡。文物介绍 龙虎纹画像砖,分为龙纹砖和虎纹砖,形制与尺寸相同,均由7块单砖拼镶而成,长34、宽35.2、高16.5厘米,采用...
东汉上方铭龙虎纹铜镜,现收藏于南昌市博物馆。东汉(公元25—220年),直径11.8厘米,钮高1.2厘米,缘厚1.0厘米,1985年南昌市征集,照容用具。青铜质。圆钮外围的主区饰浅浮雕的两龙一虎,龙虎对峙。主纹外围一圈铭文“上方作竟(镜)圭(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刻治(冶)今(禽)守(兽)悉皆...
尊是我国古代盛酒器的一种,主要盛行在商周时期,而龙虎纹青铜尊更是商朝青铜器中的佼佼者,它造型秀美、花纹铸工精密,被文物考古界视为珍宝。 体形高大,口沿广阔,腹部是鼓型的,底部圆足,这些是龙虎纹青铜尊的特点。 鼓型的腹部是以云雷纹为底,上面浮雕的是老虎吃人纹,同时以人身为中心,左右对称,正好是一左一...
在古砖上,青龙和白虎的图案常常出现,这些图案大多源于四神四灵的题材。我收集了几组龙虎砖,大家可以数数一共有几组。汉晋时期的虎纹有着早期虎符的特征,形状窄长且起伏,与龙纹有些相似,有时很难分辨。不过,只要成组对比,龙和虎还是各有其明显的特征。
商代龙虎纹青铜尊 龙虎纹青铜尊腹部的虎食人纹以浮雕虎首为基地,左右双身,口含一人。 人无衣冠,身饰斑纹。 采用这一构图意在从正面表现猛虎的完整形象,但正面又无法表现虎的雄伟身躯,所以便采纳轴对称的布局使虎身向两边扩展,商代饕餮纹也是运用此种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