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主治肝热,乌睛浮肿,赤晕昏疼。组成 龙胆草、栀子仁各二钱,防风、川芎、玄参、荆芥、山茵陈、甘菊(去萼)、楮实、甘草各一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一钱半,食后茶清调下。主治 肝热,乌睛浮肿,赤晕昏疼。附方 名称:龙胆散 组成:龙胆草、防风各...
药方名称龙胆散 别名龙胆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龙胆30克(去芦、头)木通30克(锉)土瓜根30克石膏60克犀角屑30克栀子仁3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茅根1握(锉)川朴消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急黄,面目如金色,烦躁,渴欲饮水。
龙胆泻肝散具有抗毒杀菌的功效,能够中和体内的毒素,对于畜禽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肿大、破裂、质地变硬或易碎、出血、变性坏死等问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 龙胆泻肝散能够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对于畜禽的湿热黄疸、目赤肿痛、淋浊、带下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它...
病情分析:龙胆泻肝散是中医药方中的一种,主要由苦参、黄芩、龙胆等多种中草药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清热泻火、解毒消炎、凉血止血、疏肝理气等。 具体而言,龙胆泻肝散的主要作用包括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凉血止血、疏肝理气,其具体如下: 1.清热解毒:可以缓解热毒引起的口干、咽喉肿痛、便秘等症状。 2.泻火通便:具有泻...
名称:龙胆散 组成:龙胆(去芦头)一两,川升麻半两,麦门冬(去心)三分,犀角屑一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栀子仁半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加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两沸,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热病黄疸,热渴,额上汗出,手足热,小便赤涩 出处:《...
当归龙胆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兰室秘藏》卷中口齿咽喉门。具有和血解毒,散寒清热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热牙痛。组成 香白芷、当归梢、羊胫骨灰、生地黄各五分(1.5g),麻黄、草豆蔻皮、草龙胆、升麻、黄连各一钱(3g)。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为散,每用少许,擦齿痛处,良久有涎吐出。2、现代用法:上为...
龙胆1分(去芦头),钩藤1分,柴胡1分(去苗),黄芩1分,桔梗1分(去芦头),赤芍药1分,茯神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蜣螂2枚(去翅足,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人参1分(去芦头),当归1分(锉,微炒)。 10.3 制法 上为粗散。 10.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方之龙胆散主治小儿百病,变蒸...
龙胆散2【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三。【组成】龙胆(去芦、头)3克栀子(去皮)10枚黄连(去须)栝楼根苦参芍药青葙子各30克大黄(锉,微炒)黄芩(去黑心)芒消(研)各15克【用法】上十味,捣研为散。每服6克,米饮调下,一日三次。【主治】骨蒸热,羸瘦,面目萎黄,呕逆上气,烦闷,短气喘急,日晚便剧,不能饮食...
当归龙胆散 治寒热停牙痛。香白芷 当归梢 羊胫骨灰 生地黄(已上各五分) 麻黄 草豆蔻皮 草龙胆 升麻 黄连(已上各一钱)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神效。本文摘自《兰室秘藏》,明德初心做适当注解,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