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奏新诗兮夫君,烂然虎变龙文。——傅玄《历九秋篇》64、享钧天、九奏传觞,听龙啸,看鸾舞。——朱敦儒《聒龙谣》65、山涧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白玉蟾《景德观枕流》66、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67、电掣雷鸣酣野战,水吟龙啸郁云兴。——...
5️⃣黄庭坚《清明》中“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龙蛇蛰”在春雷惊响中潜伏,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在春季复苏时的动态景象。“龙”与“蛇”并提,增加了诗句的神秘和威严之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在蛰伏后的蓬勃生机。这些古诗词中的“龙”,或代表力量、或象征神秘、或寓意高贵,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中写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中没有直接写龙,但龙的形象却隐含其中。在古人的想象中,龙是掌管雨水的神祇,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甘霖普降,滋润大地,养育万物。因此,龙也成为了丰收与祥瑞的象征。南北朝诗人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描述:“昔之虎踞龙盘...
1.《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唐·李白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2.《奉和登骊山应制》唐·阎朝隐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3.《长安古意·节选》唐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
《龙挂》宋·陆游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寒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蒂胸。成都六月,天空突然刮起了一场大风,风力之大,足以掀翻房屋,地面也似乎因此而...
《龙》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08 《黄峰三十六咏·飞龙》宋·陈恭 衔将红日掉长空,鳞鬣知从瀚海东。雷雨倏来惊卧起,岂教还在此山中。09 《少年游》明·徐霖 地底轰雷。看潜龙奋鳞甲高飞。呼吸沧溟。化为霖雨。10 ...
04、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 李白 《 短歌行 》0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06、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黄庭坚 《 清明 》 07、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 屈原 《 九歌·大司命 》0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 《 出塞二首·...
《咏龙诗》 金·完颜亮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05 《咏龙》 唐·萧旷 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 自许身躯脱梭木,淹从螭蛟困拳池。 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 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
2024年,龙年说龙!为此,我精选三首与龙相关的古诗,与大家一同品味龙吟古韵,探寻龙的神秘魅力。“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虽名为凤凰台,但李白的笔锋间却隐隐透露出龙的气息。那“三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