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代文言”的语言 变革是文学创造新形式、实现审美更新的重要 途径,因龙瑛宗所学日语已是融合西方人现代 思想的白话,且中文读写能力有限而没有历经 汉语的“文言”与“白话”转换,使其比较快速地 建立白话语言系统。白话日语具有的西方现代 理性和逻辑思维亦随之生成,成为龙瑛宗有效 汲取世界文学营养的“语言工具...
龙瑛宗是日据时期的一位杰出作家,一生创作丰富,共计发表了一百六十六篇小说和无数杂文评论,堪称台湾作家群中的高产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如《植有木瓜树的小镇》、《夕影》、《黑少女》、《白鬼》等二十四篇中短篇小说,大多在光复前问世,其中《植有木瓜树的小镇》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龙瑛宗出身知识...
台湾知名小说家龙瑛宗,原名刘荣宗,于1911年8月25日出生于新竹北埔。他的文学之路始于1937年,凭借处女作《植有木瓜树的小镇》在日本内地《改造》杂志的小说微文中崭露头角,荣获佳作推荐奖。此后,龙瑛宗频繁发表小说、新诗、随笔和评论,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1940年,他加入了台湾文艺家协会,并担任《...
如果吕赫若的声音是激昂而坚定,那么龙瑛宗的声音便是微弱而曲折的。竹村猛曾解释龙瑛宗的特质云: 龙瑛宗是个很努力的作家,不论什么事都要环视一遍,在确认其意义之前一定会等一等;虽然如此,但他也一定会找到结果。12 在此,竹村猛点出了龙瑛宗的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来自他渴望超脱苛酷的现实,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龙瑛宗】的意思和解释 【龙瑛宗】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龙瑛宗,本名刘荣宗(1911年8月25日-1999年9月26日),客家人、台湾闻名作家,被喻为战争时期最优秀小说家。 目录 1生平 2文学创作 3着作 3.1出版书籍 3.2期刊、报纸、散篇 4评论、其他 ...
龙瑛宗的两性观及其建构_姚婷
龙瑛宗的创作生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交织。出身与个性的双重压力,使他成为被殖民者和客家人情感的承载者,内心饱受日本殖民者与福老系作家歧视的双重摧残。他的文学作品因此烙印上了“被压迫”与异化的主题,对殖民地同化问题的探讨和大众精神荒废的关注,与赖和、杨逵的民族抵抗精神形成鲜明对比,开辟了文学...
龙瑛宗全集‧中文卷 《龙瑛宗全集‧中文卷》是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万益主编 陈千武, 林至杰, 叶笛译
07):龙瑛宗(1911-1999)《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07):龙瑛宗(1911-1999)》是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陳萬益主編 内容简介 本冊內容包含龍瑛宗相關圖片影像、生平及作品介紹、陳萬益撰寫研究綜述〈龍瑛宗研究的回顧〉、重要評論文章選刊收錄葉石濤〈論龍瑛宗的客家情結〉等11 篇文章及研究評論資料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