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记者发稿时,刚刚获知朱元璋召开一次殿前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几乎没有主战派,言论一边倒。 其实,朱元璋明白:他的所有部下都可以投降,唯独他自己不可以。将士们投降,只是换个老板而已,到了陈友谅那里,非但不会有性命之忧,还可能官升一级呢!可他朱元璋不一样,他要是逃跑或投降,按照陈友谅的一贯作风,自己的头早晚...
其次,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要转变,通过龙湾之战,朱元璋不仅成功打退了陈友谅的进攻,同时收复并抢夺了大片的土地,极大的增加了应天的战略纵深,同时,对于陈友谅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再加上俘获了大量陈友谅的战船,使得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迅速缩小,而这也就为之后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取胜奠定了基...
龙湾之战对于陈来说不算是生死之战,因此他表现得更加随意和嚣张,轻易地相信康茂才,不做提前侦探。在发现被骗后,又只看到龙湾登陆的容易,没有仔细思考背后的原因,从而一头扎进朱元璋的圈套之中。小喵认为很多事情就是要一击必克、全攻而返,龙湾的失败给了朱元璋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壮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友谅...
龙湾之战是反元起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它不仅改变了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命运,也为明朝的建立铺平了道路。通过这场战役,朱元璋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龙湾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权力斗争与历史转折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历史的发展往往是由个人的选择...
基伯龙湾之战,七年战争期间,法国舰队遭惨败的一次海战。1759年11月20日,海军上将霍克率领的由23艘战船10艘快速帆船组成的英国舰队与法国元帅德孔弗朗率领的由21艘战船和3艘快速帆船组成的法国舰队在基伯龙湾相遇,激战1个多小时,大多数法国战船不是被俘获,就是被摧毁,只有早先在港湾内避难的4艘战船得以逃脱,...
龙湾之战对于陈友谅与朱元璋而言都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战争。朱元璋不仅转危为安,而且收复了不少失地,势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慢慢的超越陈友谅。常遇春坑杀陈友谅3000俘兵,将陈友谅给引来了;但是被朱元璋这个放牛娃给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佩服刘基,对陈友谅的判断完全正确:骄噪;陈友谅得知了常遇春杀俘兵一事,怒火中...
龙湾之战是元至正二十年(1360 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应天府龙湾一带(今江苏南京城郊)的一场战役。 当时长江以南陈友谅兵力最强,朱元璋兵力远不及陈友谅。陈友谅攻下太平后自立为帝,率领大军进攻朱元璋所据应天,想一举消灭朱元璋。朱元璋在陈友谅必经之路上预设伏兵,使“诈降计”引诱陈友谅进入埋伏圈。陈友谅中计后朱元璋...
陈友谅既然在龙江-龙湾之战大败,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进一步削弱陈友谅的大好机会,立即于次日命廖永忠、俞通海率水军逆流而上,开始乘胜追击,同时以余元帅趁机第三次进攻安庆。朱元璋军先于慈湖、三山一带纵火攻陈友谅水军,又于采石再度大败汉军。陈友谅在心腹猛将张定边的掩护下放弃太平,一路退回根据地江州,朱元璋...
"龙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经典的反间计和以弱胜强的战事,也是陈友谅和朱元璋两大政权对抗的转折点。此战为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打败并杀死陈友谅,消灭陈友谅的陈汉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此战也为朱元璋后来打败张士诚、消灭元朝、统一天下和建立明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龙湾之战: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