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建筑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龙华镇灯塔村,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公元1107—1118年)的杰作。据传,北宋时,郭勇为庆祝其母七十和八十寿诞,分别在龙华寺前建造了两座塔,一东一西,合称龙华双塔。两塔皆坐北朝南,石砌仿木结构,五层楼阁式,八角形平面。东塔通高24.56米,西塔高25.66米,底层由石柱、鹅卵石及不规...
龙华双塔位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宝幢山东南麓龙华寺前东西两侧。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始建东塔,十年后再建西塔,合称龙华双塔。 双塔皆坐北朝南,为八角五层空心石质结构。东塔通高24.56米,西塔高25.66米。底座由八根柱子、鹅卵石及不规则石块砌成。塔基为须弥座,底层东、西两边有石雕将军护门,每层开四门,设四...
龙华寺、普惠庵前廊六根石柱及柱础,福建省地面上现存最古的建筑遗物、龙华双塔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国保)早建近百年,比莆田广化寺的释迦文佛塔(国保)早建36年,在古建筑史上可称奇绝,特别是用鹅卵石及随形石块所砌,更是一绝,对研究宋代石构建筑有重要参考价值 。传奇:北宋年间,仙游龙华出了一个闻名...
位于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前两侧的龙华双塔,在2001年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之后,现已由省文物局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的建立,是以郭勇的九仙梦缘为先导。传说在北宋徽宗大观年间,仙游龙华乡有一位著名的孝子郭勇。郭勇本是一位才学横溢的秀才,因寡母艰辛抚养他成人,他决定在家...
龙华寺与龙华双塔景点概况 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 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华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
龙华双塔因此得名,标志着郭勇的孝行和九仙的恩泽。郭勇的孝行感动了九仙和龙王,使得他能够得到灵丹妙药并成功救治母亲。他随后建造了龙华双塔以感谢九仙的恩赐,并为母亲祈求长寿。这个传说体现了孝行的美德和命运的奇妙联系,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尊重。龙华双塔的建造不仅是为了纪念郭勇的母亲,也是对...
一座寺院内,营建两座规模相当、形态相近的塔,是为“一寺有双塔”,为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布局形制。如今,全国遗存的多为两寺双塔,一寺双塔的数量并不多见。 塔影悠悠传“孝”道 仙游本地有句俚语:“泉州东西塔,徒弟胜过师傅。”然而,龙华双塔的建造时间,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早了 110年。站在塔前,梵音阵阵回旋...
今日有幸来到仙游的龙华寺,那里有两座著名的宝塔——龙华双塔。这两座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前的东西两侧。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邑人郭勇为了给母亲祈寿,在龙华寺前两次捐资兴建了这两座塔。第一次是因为他得到仙人的指引,治好了母亲的病后建塔。塔建成后,他承诺如果母亲再活10年,...
在宋徽宗大观年间,邑人郭勇为表达对母亲的孝心,捐资两次在龙华寺前兴建了两座石塔,名为龙华双塔。这双塔不仅气势雄伟,构造巧夺天工,在古建筑史上堪称奇观。南宋绍兴二十九年,龙华寺经历了三次大劫难,几乎成为废墟。然而,文学家林缘挺身而出,领导募捐重建了祖祠、库堂、讲经堂、僧堂、西藏、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