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石雕弥勒像:韩小华造的弥勒像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制后的风格,佛和菩萨的面相都具有清秀的特征,虽然还穿着北魏晚期传统的褒衣博带装与宽大的帔帛交叉服饰,略显厚重,但体型已经开始趋向于丰满了。北魏永安三年(530年)贾淑姿造三尊立像:这是龙兴寺窖藏出仕的有准确纪年的官宦人家的造像。
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群。这些佛教造型是北魏时期至宋元时期卓越的雕塑艺术,是我国境内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们的发掘也为后世研究这一段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标本。龙兴寺兴建于北魏时期,元末明初时逐渐废弃,其窖藏坑位于寺院的最北部,坑内埋藏有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
1996年,青州的一个普通建筑工地偶然发现了令人惊叹的龙兴寺佛像窖藏。这些佛像从北齐时期一直到北宋,不仅精美绝伦,还引发了许多疑问。它们被精心埋入事先挖掘的坑内,排列有序,但大部分佛像在埋藏前已被毁坏。最初,人们怀疑这是历史上三武毁佛的结果,但窖藏中出现的北宋雕像与最后的唐武宗毁佛相隔了两百多年。于是,...
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600尊窖藏佛像,后找到神秘石碑,才知道佛像被埋原因 现代艺术展 震央在缅甸 泰国曼谷为何震得这么惨? 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微笑”构成古青州佛造像的一大特色,这是战乱年代民众寻求慰藉的寄托 “青州微笑”!这尊半身圆雕菩萨像,体现了北齐时期佛教造像技艺的精湛 古青州地区佛...
龙兴寺窖藏佛像有坐佛和单体立像,坐佛分为跏趺坐像和倚坐像两类,跏趺坐像中半跏坐像更为普遍,大多雕刻成袈裟裹足、露掌或不露掌的形式,雕刻手法与立佛并无太大区别。在外在造型上,青州佛像大多为平螺肉髻,面部短而圆润,薄衣贴体。在衣纹装饰上,则紧贴佛像身体刻画而略...
此后不久,专家们在龙兴寺遗址附近,又出土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并经过专家们的解读,破解了龙兴寺窖藏的秘密。根据石碑的记载,在北宋时期,青州的寺庙经常会举办法会,而在法会上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掩埋和供奉前朝被破坏的佛像,以积累公德。因此专家们推测,龙兴寺作为当时整个青州地区最大的寺院,定然也举办过多次的...
青州龙兴寺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府西街路北青州市博物馆南侧,是南北朝至明代时期的遗址。 青州龙兴寺,创始于南朝刘宋,历北魏、东魏时期发展,唐宋时期是龙兴寺的鼎盛时期,明代洪武年间湮灭。1996年10月,在遗址北部发掘北宋末年或金朝早期佛教造像窖藏一处。清理后出土各类佛教造像六百余尊、钱币一百四十二枚...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都对佛教由衷的尊敬,这也是青州龙兴寺佛像如此精美细腻的原因之一。学者们认为:青州窖藏造像北魏晚期作品多以背屏式造像为主,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袈裟,与同时期北方佛教造像风格基本一致。东魏时期继承了北魏晚期青州佛像造型特点,形成了青州造像的基本造型规律,服饰衣纹变得简洁...
去年,青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我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一睹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风采。展馆的布展方式非常现代,运用了许多新颖的装潢手法,与古老的造像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了无尽的创意空间。北魏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之一。这里埋藏着500余尊精美的北朝佛教造像,数量居中国首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