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常用的有20年、10年、5年、2年,各龄级期限的中值为该龄级的平均年龄(如20年一个龄级,龄级期为20年,1龄级的平均年龄为10年)。用罗马数字表示龄级的大小,数字越人,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如Ⅰ龄级表示年龄最小,依次为Ⅱ、Ⅲ、Ⅳ、Ⅴ……Ⅸ、Ⅹ龄级,分别表示第...
龄级年限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在日常语境中,它通常与工作年限或工龄相关。在法律层面上,工龄年限主要关联于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特别是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龄计算有关。 工龄年限的计算: 工作年限是我国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龄的劳动法律用语,按周年计算。在计算退职金、退休金时,按...
龄级指的是林木或林分年龄的分级。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按一定年数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个级别。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常用的有20年、10年、5年、2年,各龄级期限的中值为该龄级的平均年龄。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表示龄级的大小...
龄级,拼音:líng jí,龄级的意思:树木或人工林分年龄之分级计算方式。通常以五年、十年或二十年为一龄级,以便于设计规划或调查登记。
龄级和龄组的划分标准 龄级和龄组的划分标准一般是根据年龄范围来确定的。常见的标准如下: 1. 儿童:0-14岁; 2. 青少年:15-24岁; 3. 成年人:25-59岁; 4. 老年人:60岁及以上。 此外,在一些特定领域中,也会根据需要设立特定的年龄划分标准。例如,在体育竞技中,一般将年龄按照以下标准分组: 1. 幼儿组:...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龄级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反馈 收藏
杉木龄级的划分方法通常是按照杉木的直径和高度来确定的。在中国,根据《木材检验标准》规定,杉木树干的龄级划分可分为6级,分别是1级、2级、3级、4级、5级和削皮级。常见的划分方法如下所示: (1) 1级杉木:直径超过70cm,高度超过12m。 (2) 2级杉木:直径在50-70cm之间,高度在8-12m之间。 (3...
在森林经营管理中,有时候以年为单位描述森林的发育阶段多有不便,在中国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中,常用龄级表示林木的年龄和发育阶段。在中国龄级的年龄宽度称为龄级期限。 在中国,常用的龄级期限主要有4种,分别为20年、10年、5年和2年。生长慢的树20年一个龄级;生长速度中等的10年一个龄级;生长较快的林木5...
龄级法 龄级法,建立在经营类型(作业级)上的一种采用皆伐作业的同龄林经营方法。在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基础上,按照永续利用的原则按龄级计算各经营类型的采伐量;采用皆伐作业和人工更新并实现龄级结构的调整。龄级法的经营相对较粗放,但经营成本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