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程度与带毒 数量有关。在田间此病有双重或三重感染或复合侵染情况,即同一植株上可以受齿矮病毒及其他病毒多重侵染,出现单独症状或协生症状。本病毒除侵染水稻外,还可侵染麦类、玉米、甘蔗、稗草、李氏禾等。 防治方法 参见水稻黄叶病。推荐产品英莱 拉塔瑞罗新型肥料 - 意菲乐-N 富朗-40%苯甲.吡唑酯...
小穗从枝头拔出,大部分不结果。有时叶鞘和叶脉肿胀,病株开花延迟,旗叶缩短,穗小而不结果。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育和补种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型高脂膜拌种,隔离病毒侵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合理作物布局,早播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尽可能减少单季稻和双季稻混播面积;...
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也称为稻裂叶病毒,属于呼肠弧病毒组。病毒粒子呈现出等径球状,大小在50至60纳米之间,包含着双链核糖核酸。RRSV的钝化温度为60℃,其稀释限点为100000倍。这种病毒能够在水稻叶片的韧皮部细胞中生存。在植物学研究中,RRSV是引起水稻生长障碍和产量下降的关键原因之一。
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齿矮病是由白背飞虱和 褐飞虱为介体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对水稻生产 带来严重威胁。2007年我县开始局部发生,到 2009年发生明显加重,主要是锯齿叶矮缩病, 全县发生面积约2万亩;2010年危害面积进一 步扩大,全县发生面积近4万亩,主要为南方黑 条矮缩病,稻作以单晚发生最重,各稻作发生程 度依次...
水稻齿叶矮缩病/rice ragged stunt disease/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72次由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引起的水稻的病毒病害。 英文名称 rice ragged stunt disease 所属学科 植物保护学总编委会 学科编委会 关于我们 三版介绍
干扰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非结构蛋白Pns6的表达阻碍病毒在褐飞
病原物是植物呼肠孤病毒组稻齿矮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病毒粒体球状,直径50~70nm。传毒媒介昆虫是褐飞虱。循回期10天,潜育期13~15天。 介体昆虫可终身传毒,但不能经卵传播,病毒的寄主范围不广,病毒存在于植物的韧皮部,病株矮化,叶片旋卷,叶缘有锯齿状缺刻,常在高节位分枝。秧苗受害后,心...
5摘要: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raggedstuntvirus,RRSV)是水稻齿叶矮缩病的病原,是重 要的水稻病毒之一,它隶属于水稻病毒属(Oryzavirus),是该属的典型成员。围绕近年来国 内外有关RRSV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病毒自身特性,包括病毒粒子、基因组、蛋白组 结构功能,RRSV介体褐飞虱特性以及防治措施,并提出了RRSV研究过程中...
水稻齿叶矮缩病是由植物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水稻病毒属(Oryzavirus)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引起的,是水稻上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病害.本文从广西大学农场诱虫灯下褐飞虱虫口数量统计及其带毒检测,田间褐飞虱带毒检测,田间自生稻,再生稻及部分禾本科植物的带毒检测来初探该病的初侵染...
对于探索玉米副产品的多元化利用具有潜在价值。综上所述,这款红轴深马齿玉米种子,以其矮杆大棒、多重抗逆性(抗倒伏、抗病虫、耐高温)、活杆成熟、角质籽粒及紫杆特色,在山岗地等复杂环境下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是推动现代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绿色高效转型的重要种质资源。#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