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东魏、北齐国祚虽短,却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齐都邺城,汇聚了公元 6 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一代高僧。小乘之毗昙、成实,大乘之地论、华严、般若、法华、净土、涅槃以及禅、律各派佛学思想在此相互交流,融会贯通,邺城成为洛阳之后北方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道宣《续高僧传》称:“属高齐之盛,佛...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是六朝都城。本次发掘于2023年3月启动,聚焦于宫城西门“千秋门”,首次对东魏北齐邺城宫城门址进行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达1040平方米,发现门址北半部主体由夯土台基、夯土墙及子母阙台三部分组成。出土遗物以砖瓦类建筑构件为主,制作精良、类型丰富,显示了独特的时代特性和较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20日透露,通过8年持续勘探与发掘,确认了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的范围与形制,为探索东魏、北齐邺城宫城范围、平面布局和宫院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城曾为曹魏、后赵、冉魏、...
📜 在六世纪中叶以后,北齐邺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背屏式造像,其典型特征是“龙树背龛式”。这种造像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元素,继承了东魏武定年间白石造像的技术传统和构图特征。同时,它也吸收了新一轮传入的笈多造像样式,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邺城佛造像博物馆,你可以亲眼见到这种融合了中西艺术...
东魏北齐邺城的主要营建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东魏初年、北齐初年、北齐中后期沈丽华对于魏晋南北朝而言,东魏北齐的邺城已到末期,但是对隋唐而言它又是个序幕。根据考古工作的了解,邺城基本由邺北城、邺南城和外郭区组成。漳河的泛滥对邺城的影响使今天的工作开展得比较困难。一、邺城的营建过程和布局东魏北齐邺城的...
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墙为复墙形式 系汉唐时期都城遗址考古首次确认实例 中新社邯郸1月18日电 (李海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18日透露,经对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北部勘探与发掘,确认其宫城墙为复墙形式,这是汉唐时期都城遗址中经考古发掘首次确认的实例。
历来关于陶文的研究多以战国陶文为主要对象,并作为研究古文字的一个分支,但近几年在邺城故址所发掘的东魏(534-550)、北齐(550-577)时期的陶文,已不同于战国陶文与秦汉陶文所使用的篆体,而是使用当时铭刻文字中最常见的隶楷书,皆为抑压在板瓦背部或筒瓦嘴部的文字印记,品类多达上千种,其中以河北省临漳县地区出土...
#北朝考古# 2023年东魏北齐邺城宫城门址考古http://t.cn/A6jc5XJT 1月12日,由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石家庄召开,经国内考古领域权威专家综合评选,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
【东魏北齐邺城宫城西门“千秋门”遗址出土的石狮门砧】 û收藏 3 评论 ñ30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历史博主 3 公司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Ü 简介: 考古人,考古事! 更多a 微博...
🔍邺城出土的北齐石雕龙树背屏弥勒七尊像,以其独特的龙树背屏造型闻名。这种背屏设计是邺城造像的一大特色,北齐时期的造像作品尤为典型。🎨背屏上,匠人们巧妙地将菩提树进行镂空雕刻,并在其上精心雕刻了两组飞天手扶璎珞,顶部还有宝塔或坐佛,并加入了中国样式的龙缠绕树干或托塔,因此得名“龙树背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