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齐柏林伯爵号就算服役投入实战,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齐柏林伯爵号满载排水量3.1万吨,原计划搭载50至70架战机,不过由于它未来可能被部署的北大西洋的海况复杂,所以可能只会搭载十多架战斗机,30架左右的俯冲轰炸机而已。这艘德国航母在当时也算是大航母,不过数量太少了,一艘放在大海里战略作用十分有限。...
“格拉夫·齐柏林”号的设计初衷是支持德国海军的行动,并尽可能的对大西洋上的商船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然而,航母作战经验和后勤支援一直是德国航母发展的重大障碍。最终,在1945年,这艘航母被凿沉,德国的航母梦想也随之破灭。“格拉夫·齐柏林”号的概念源于一战结束后不久,当时英国海军就开始将船只改造为航空母舰。到...
装甲厚度,“齐柏林”号航母在装甲上达到了60到150mm,看来唯一的一艘航母,防御能力不行,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没用,从火力与装甲上,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型注重自身抗打击能力的航母。 动力系统,“齐柏林”的12台锅炉可以输出200000匹马力,让航速达到惊人的34节(已经能够赶上驱逐舰了),但是我们来对比一下同时期的日本...
回顾二战期间的航母发展,美国、日本和大英帝国凭借航母的优势在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德国作为一个相对较晚加入航母建造的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限制。虽然“格拉夫·齐柏林”号未能发挥实战作用,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的命运不仅反映了纳粹德国的崛起和败亡,也展示了航母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从历史...
格拉夫·齐柏林号,作为德国首艘有着曲折命运的航空母舰,是在极为特殊的时期规划建造的。1935年6月,德国宣称重新扩充军备,为了对德国海军的战斗力加以限制,英国和德国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该协定中明确规定,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吨位不能超过英国海军的35%,潜艇战斗力不能高于45%。尽管存在诸多限制,不过相较于...
“齐柏林”号使用的鱼雷轰炸机源于1935年一款失败的舰载战斗机方案——菲施勒飞机公司设计的Fi-167。这种只具备20年代初期技术水准的双翼舰载战斗机采用固定起落架,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360千米/小时,垂直机动性能极差,水平机动能力也一般,除了可以不需要弹射器直接在航母上滑跑起飞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优点。但到1938年菲...
由于战局在几个月间再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感到彻底失望的希特勒于1943年1月30日愤怒地决定,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所有残存的大型舰只退役,同时取消所有未完成舰艇的建造——“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命运就这样注定了,再无回转的余地!1943年2月2日,正在干船坞中加装水下防雷隔舱的“齐柏林...
答案很快揭晓。经过俄德双方知名军事史专家的考证,这艘“被遗忘的战舰”就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建造的“格拉夫·齐柏林”号大型航空母舰。这是一艘曾被德国海军寄予厚望、但始终没能完工的梦幻航母。“齐柏林”号全长262.5米,满载排水量3.35万吨,尽管装有当时德国最先进的战机和火炮,但从未参加过二战的任何一场海战。
在波罗的海的深蓝之下,沉睡着一艘承载着德意志帝国野心的钢铁巨兽——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这艘德国海军史上唯一下水的航母,用其跌宕起伏的命运谱写了一曲工业雄心与政治博弈交织的悲歌。1936年12月28日,基尔港的德意志造船厂响起了第一声铆钉枪的轰鸣。齐柏林伯爵号的龙骨在希特勒"大海军"的蓝图下铺设,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