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渊(即鼻窦炎)的经典名方包括以下几种: 1. 肺经风热证:治则为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药为银翘散加减,包括银翘、竹叶、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白芷和炙甘草。如鼻涕量多,可加用蒲公英、鱼腥草、瓜蒌等;鼻塞严重可加用苍耳子、辛夷等;头痛可加用柴胡、藁本、菊花等。 2. 胆腑郁热证:治则为清泻胆热...
表虚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染外邪,加上绵芪15g、炒白术10g、关防风6g。 此方为清朝陈士铎取渊汤和日本治鼻窦炎汉方与消瘰丸之合方的加减而成; 中医认为鼻渊当责之肺窍失利或肝胆湿热内蕴而发,方中即有宣散之辛夷、藿香开窍,又有黄芩、枙子清热; 加之回逆散疏...
基本方:细辛5克,辛夷10克,黄芩15克,苍耳子10克,葛根30克,柴胡15克,党参15克,甘草5克,通草5克,蒲公英30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大黄6克,大枣10克,苏子12克。 方中以细辛、辛夷开宣鼻窍,苍耳子散其邪为鼻渊要药。黄芩、蒲公英、大黄苦降泄浊热,葛根辛凉善通行足阳明经,苏子味辛、温降且散、桔梗开泄肺气,...
本方能治鼻渊是因为肝与胆相表里,治肝即是治胆,并以古人所谓胆移热于脑,为鼻渊之说为依据的。方中以谷精草、蔓荆子除肝经之风;防风、白芷、桑叶、菊花清肝肺之热,并治头痛眩晕;青葙子、密蒙花、 夜明砂、草决明、木贼清肝火,兼清血分之热;钩...
按:本方用葛根汤加石膏发表消炎,辛夷宣散风热,通九窍,主鼻渊鼻塞;桔梗化痰,主鼻塞;薏仁清肺热,主咳吐脓血,今借治涕浊如脓。综合各药性能,有发表消炎化浊涕之功。 治鼻渊方:霍香叶,用猪胆汁和水泛丸,每日服二钱,开水送下。霍香芳香化浊,猪胆汁苦寒泻火,相合成方,有辛凉宣郁之功。
2、肾阴不足:鼻渊日久,反复不愈,鼻塞,流浊涕或黄或白,嗅觉差,全身症见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手足心热或鹳红口干,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治法:补肾填精。方药: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怀牛膝15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白芷10g、辛夷花15g、皂刺10g、桔梗8g。
辛夷鼻渊方【组成】辛夷9克,白芷30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荆芥9克,胆草10克,银花12克,鱼腥草30克,薄荷10克,瓜萎10克,桔梗6克,栀子9克,川芎10克,麻黄9克。【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窍。【主治】慢性鼻窦炎。【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按语】慢性鼻窦炎属中医之“鼻渊”范畴。多因湿热内生,郁困脾胃,运化...
李今庸,鼻渊方鼻渊日久邪退而正虚症见鼻渊日久不愈时流浊涕色黄夹红气味腥臭头部隐隐疼痛目视昏眩等 李今庸,鼻渊方 苍耳子散加味改汤治鼻渊早期 组方:苍耳子10克 辛夷10克 黄芩10克 薄荷8克 白芷10克 治疗:风热在肺,灼津为浊,症见鼻流黄色浊涕,有臭味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
#中国医药学##微博名医讲堂# 辛夷鼻渊方(上海中医学院方) 【组成】辛夷9克,白芷30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荆芥9克,胆草10克,银花12克,鱼腥草30克,薄荷10克,瓜萎10克,桔梗6克,栀子9克,川芎10克,麻黄9克...
分享一个鼻炎鼻渊的中药方,建议在专业大夫指导下辨证使用 再根据辨证及问诊,就想到了一个小方,也是平常我用的一个方,叫做“二辛散”,共3味药组成。【辛夷 细辛 川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加减,开出对应性的调理方。中药还可以塞鼻直接作用病灶,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小绝招了,这样一塞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