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部位 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 功能主治①《纲目》:"煎油涂疮疥,杀虫。" ②《东医宝鉴》:"作末,疗疮瘘久不合。" ③《动植物民间药》:"全身黑烧,治淋病,遗尿。"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0.5~1钱。外用:煎油涂或烧灰研末撒。 选方 治淋病:鼬鼠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梓白皮细末混合,每次...
鼬鼠肉中药信息 相关问答 基础信息 别名:黄鼬、黄鼠狼、鼪鼠、地猴、鬛鼠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 原形态:黄鼬,体细长,雄性体长25-40cm,体重1kg左右。雌体为雄体的2/3。头略圆,...
鼬鼠肉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òu Shǔ Ròu 【来源】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 【原形态】 黄鼬(《广雅疏证》),又名:黄鼠狼、鼪鼠、地猴(《纲目》)。 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公斤左右,雌体比雄体较小。体形细长,四肢短,尾中等长,较为蓬松。肛门部有臭腺1对,遇敌时能放出臭气以自...
鼬鼠肉,源于《纲目》的记载,是鼬科动物黄鼬的肉制品。黄鼬,别名黄鼠狼、鼪鼠、地猴,其体形细长,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约1公斤,雌体较小。其毛色以棕黄或橙黄色为主,腹部颜色较淡,且在腋下和鼠蹊部尤为显著。黄鼬的肛门处有自卫用的臭腺,遇到威胁时会释放臭气。它们常栖息于...
鼬鼠肉,又名黄鼬、黄鼠狼,是一种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的药材。这种动物以其独特的捕鼠和抵御蛇类的能力而闻名。鼬鼠体型类似鼠,但身长尾大,毛色为黄色,其气味强烈。其心肝部分,气味难闻且微有毒性,据说可用于治疗心腹痛和杀虫,有文献记载《海上仙方》中曾使用其心、肝、肺制作药剂,能迅速...
鼬鼠肉中药鼬鼠肉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 鼬鼠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鼬鼠肉 拼音名:You Shu Rou 英文名:Yellow weasel 别名:黄鼬,黄鼠狼,鬛鼠,鼪鼠,地猴。 中药鼬鼠肉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捕捉后杀死,去皮毛及肠杂,取肉,鲜用或烘干。
鼬鼠心肝,味道臭,有小毒,治心腹痛,除虫。《海上仙方》用黄鼠心、肝、肺一具,晾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娃儿茶、龙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白酒调下立止。 与众不同的生存条件授予鼬鼠肉奇妙的作用,历经上边內容的详细介绍,想来大家都拥有一定的了解,期待大伙儿在生活起居中能够多掌握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鼬鼠肉中的某些成分也被证实具有抗炎、抗病毒等作用。例如,鼬鼠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当然,在使用鼬鼠肉进行药用时,还需注意其来源和储存。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确保其新鲜、卫生。此外,由于鼬鼠肉具有一定的毒性...
功能主治 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1.5-3g。外用:适量,煎油涂;或烧灰研末撒。 附方 治淋病:鼬鼠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锌白皮细末混合,每次约服一匙许,开水送。(《动植物民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