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彝[ dǐng yí ] ⒈ 见“鼎彝”。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引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前郡尹 温太真、刘真长,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李善 注:“《礼记...
鼎彝的拼音是[dǐng yí],鼎彝的意思是亦作“鼎彝”。古代祭...等等,如果想查看更多关于鼎彝的相关解释请点击页面详情。
他磨灭豪家贵族习气,从未有做出过纨绮子弟的情形,他谈辨超人,勤勉不倦。好客的名气,闻岩四方。倪瓒所居的阁楼,名叫清豳阁。阁楼幽迥绝尘,其中有书几千卷,都经倪瓒亲手所校订。鼎彝名琴等古董器物陈列在阁楼左之中,松桂兰竹香菊之类的植物在阁楼外分布环绕、香气缭绕,庭院之外就是乔木和修...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看了这段文字,不细细考究这位徐先生的生平的话,会以为...
济南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称。春雪过后城南千佛山的山影映入城中,无处不赏心悦目。 【作者】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是以《圣谕广训》于笃宗族之条曰:“立家庙以荐烝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义至悉也。”饶良镇邱氏,于泌邑为望族。代有闻人,家颇饶裕,极园林、花木、竹石之胜,图书、鼎彝、卷轴、碑版、金石、遗文之富。余每过泌邑,必住于其家。见其赡恤族人,深合圣谕诸条。因询其先世,...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有关于彝族文字的起源有着很多的传说,根据彝文典籍所记载的一种说法是“创世供奉祖先,发明了天地根源,并创造了彝族的象形文字”,并且在该典籍中的另一篇文章亦有记载,说彝族文字是一个名为伊阿武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字,据说此人...
处士之志业,未及展于时,而有可以传于世,诵其诗知其为处士而已。处士之诗,不求工而自理致,冲浃萧散,尤负气节,与虞、范[1]诸先辈埒。按倪之先,汉御史宽之裔也。建炎初,五世祖益挈其家渡江而南,至常州无锡,侨梅里之祗陀,爱其地胜俗淳,遂定居焉,厥后族属浸盛,赀雄于乡,高祖...
舟中杂置图史鼎彝,酒浆荈①脯。近则峰泖②而止,远则北至京口,南至钱塘而止。风利道便,移访故人有见留者不妨一夜话十日饮。遇佳山水处,或高僧野人之庐,竹树蒙茸,草花映带,幅巾③杖履,相对夷然。至于风光淡爽,水月空清,铁笛一声,素鸥欲舞,斯亦避喧谢客之一策也。(选自陈继儒④《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