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窑以生产此类陈设类瓷器为主,尤其以香炉的产量为最。因此,明末清初时期的漳窑绳耳鼎式炉,便成为了古瓷收藏领域的珍品之一。此鼎式炉造型庄重,直口设计,方唇微翘,短束颈更显精致,鼓腹下垂,稳重而不失优雅。其下承以三根实心管柱足,足底略带外撇,稳稳承托着炉身。口沿两侧,双冲天绳耳对称而置,...
在大理的古瓷修复之旅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形制的古瓷,其中三足立件、鼎式炉和鬲炉等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器皿的烧制难度极高,从后期拍照时是否能站稳的水平来看,此件南宋龙泉窑鼎式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豆青釉面的发色极其标致,宛如一汪碧水,被闪电劈开的宁静令人心驰神往。在修缮过程中,漆灰补肉环节的细...
龙泉窑青釉瓷鼎式炉,年代:元,尺寸:高9.9厘米,口径10.2厘米,足径3.2厘米。1989年4月杭州苗圃元代鲜于枢墓出土,杭州博物馆藏。这件龙泉窑青釉瓷鼎式炉,口沿呈方形且较平直,器颈短且溜肩,器腹深鼓,下腹弧收,器底有三足支撑,足跟皆外撇,颈部两侧还立有两个对称方耳,紧贴口沿。肩、腹交接处装饰...
景德镇窑鼎式炉有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等品种。 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出土的 3 件鼎式炉是南宋景德镇青白瓷鼎式炉的代表。 一件直口、外折沿、双立耳,直颈、圆腹、三兽足,白胎、青白釉,内外底露胎,外底有黑褐色垫圈痕。颈部饰卷云纹,肩腹部饰刻花莲荷纹,三足上部饰兽面,下部做蹄足状。高 17.4 厘米。
战国原始瓷鼎式炉 战国原始瓷鼎式炉为瓷器。通高15.0厘米,口径18.4厘米现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系陪葬用的明器,盘口,垂腹,三外撇式足,口部两侧有两耳。此原始瓷鼎式炉器型仿青铜器,系陪葬用的明器。战国时期南方一带的士人已饮茶,以炉煮茶是当时的主要饮用方式。
景德镇窑鼎式炉有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等品种。 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出土的 3 件鼎式炉是南宋景德镇青白瓷鼎式炉的代表。 一件直口、外折沿、双立耳,直颈、圆腹、三兽足,白胎、青白釉,内外底露胎,外底有黑褐色垫圈痕。颈部饰卷云纹,肩腹部饰刻花莲荷纹,三足上部饰兽面,下部做蹄足状。高 17.4 厘米。
鼎式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鼎式样。里外施釉,釉呈天青釉色,釉层肥厚,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整体造型规整,釉面开片自然。
南宋龙泉窑青瓷鼎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瓷鼎式炉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瓷器。
鼎式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陶器和原始青瓷。南北朝时期,鼎式炉开始改由瓷质制作,并一直延续至今。图为宋代越窑回纹兽面鼎式炉,现藏于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此炉造型朴实、庄重,内外施青釉,釉质肥厚滋润。炉身上方立有对称的方形立耳,颈部刻有回纹作为衬饰,并由三兽足支撑起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