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乐(1923-1996),苗族,中共党员,中共黔东纵队边胞支队主要负责人之一,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乡人。曾任松桃县人民政府县长,贵州省政协政治学校教研室主任,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民国末年,田家乐任道水小学教师。民国37年(1948)秋,召集本寨青年密谋起事,对抗国民政府。历时半年,聚集60余人,于太平营...
1934年5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从四川彭水进入黔东,黔东纵队司令部突破乌江,占领沿河,在印江刀坝,接见了黔东神兵代表冉少波,接受神兵邀请,筹划在黔东的沿河、印江、德江一带发展苏维埃运动。为争取神兵,红三军提出了红军与神兵实行革命联合的口号,并于沙子坡召开...
1949年1月下旬,黔北工委宋至平来到松桃,主持召开了石响会议,会议决定将松桃、印江两县的地下武装力量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由黔北工委直接领导,宋至平任司令员兼政委,滕久荣、张蜀伦为司令部成员。纵队成员1300多人, 下辖5个支队。 中共冷水支部的活动,引起了松桃、印江国民党县党部的察觉,严培安从石...
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红三军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并抽调部分红军干部深入基层,动员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和地方武装,全面展开土地革命。在6月,红三军在沿河县枫香溪将当地自发组织的“神兵”武装改编为黔东纵队,直接隶属于红三军军部。司令一职由冉少波(土家族)担任,熊仲卿则担任政委。...
1949年1月下旬,黔北工委宋至平来到松桃,主持召开了石响会议,会议决定将松桃、印江两县的地下武装力量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由黔北工委直接领导,宋至平任司令员兼政委,滕久荣、张蜀伦为司令部成员。纵队成员1300多人, 下辖5个支队。 中共冷水支部的活动,引...
在冉少波的影响下,黔东地区各地的“神兵”纷纷加入贺龙领导的红军。经过红军的整编,成立了以“神兵”为主体的黔东纵队,冉少波任司令,纵队下辖三个支队,共1500余人。随后,纵队又将陆续来到的各地“神兵”与青年农民分别组成德江独立团和印江独立团等5个团。从此,这支以“神兵”形式出现的农民武装,真正走上了崭新的...
黔东纵队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武装力量在黔东地区的崛起。这支工农武装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它的建立和发展,为黔东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黔东纵队的存在,展现了...
不久,在黔、川、湘三省边境发展了400 人枪的地下武装,掌握了松桃县冷水、盘石两个乡的政权。1949年1月,滕久荣经周知群、董啸嵋介绍,黔北工委负责人宋至平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月18日,宋在石梁乡张宴卿家召开了松桃、印江两县地下党骨干会议,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纵队下辖五个支队,宋...
宋至平在会上讲了全国革命的大好形势,总结前段时间的工作经验,批评了不深入发动群众的缺点,布置了工作任务,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宋至平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滕久荣、张蜀伦协助司令部工作。纵队下辖5个支队12个大队共253人。 黔东纵队建立后,印制散发《告工农同胞书》《告公教人员书》等文告,还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