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作为中俄两国的自然边界,不仅分隔两地,更是两国渔业资源的共享纽带。为了守护包括珍贵的达氏鳇在内的鱼类种群,中俄双方携手并进,共同商讨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举措。早在1994年,双方就签订了《中俄两江议定书》,着重强调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资源保护合作,并具体规划了如放流等保护措施。得益于中俄两国的...
鲟鳇鱼,这一生长于黑龙江流域的珍稀鱼类,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制成的鱼子酱上。事实上,鲟鳇鱼的鱼肉同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黑龙江当地,一斤鲟鳇鱼鱼肉能卖到20多元,尽管价格不菲,却依旧深受当地人喜爱,供不应求。更令人惊喜的是,鲟鳇鱼的鱼骨也能被充分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相较于其他淡水鱼类,...
黑龙江鳇鱼学名为达氏鳇,俗称;鳇鱼、东亚鳇鱼、牛鱼(古名),是鲟鱼的一种。黑龙江里有两种鲟鱼:施氏鲟和达氏鳇鱼,故现黑龙江本地鱼民统称为鲟鳇鱼。达氏鳇鱼是一种大型的不洄游入海的鱼类,是我国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的鱼类.鳇鱼和鲟鱼都属于鲟形目鲟科,只不过前者属于鲟属,后者属于鳇属,就象老虎和猫都...
鲟鱼类为古老鱼类,起源于1亿3千万年前,世界现存约28种,我国有8种,其中具有经济意义和现实捕捞价值的仅为黑龙江的施氏鲟(鲟鱼)和达氏鳇(鳇鱼),合称黑龙江鲟鳇鱼。施氏鲟和达氏鳇同为黑龙江水域的名贵经济鱼类。鲟卵和鳇卵都用以制作鱼子酱,营养丰富,价格昂贵,被国际上称为“黑...
然而,达氏鳇虽然繁殖能力强,但其体质较弱,容易生病甚至死亡,这给人工繁殖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克服达氏鳇体质上的不足,科研团队进一步选择了黑龙江本土的史氏鲟作为繁育的公鱼。这种史氏鲟具有出色的适应能力和强健的体质,更为重要的是,其性成熟时间比达氏鳇要早至少五年,这无疑为人工繁殖工作带来了新的...
黑龙江鳇鱼:从清朝皇鱼到濒危物种的命运 几年前,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大鱼——鳇鱼,推至了公众视野的中心。鳇鱼,正式名称为达氏鳇,是黑龙江水域的特产,被誉为“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因其庞大的身躯、长寿的寿命、巨大的食量以及强大的力量而闻名,更被尊为“淡水鱼王”。这种大...
近日,它现身于黑龙江,被一位渔民而捕获,体重高达千斤!足足比一辆小轿车还要重,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个人资料显示黑龙江佳木斯的一位网络博主@马大哈户外,于2024年11月9日,在新媒体平台发了一条视频,并配文:黑龙江惊现千斤达氏鳇鱼。 从发布的视频当中可以看到,一条硕大的达氏鳇鱼。被放到了一辆汽车上,好像是大皮...
鳇鱼主产于黑龙江水域,身躯庞大,鱼头像大象头,嘴长而且尖,全身深褐色,无鳞。一般体长2~5米,重量一般在100~300公斤,大者可达两千余斤,命可达100岁以上。以其寿命长,身体大,食量多,力量强而著称,被誉为“淡水鱼之王”。在黑龙江鱼展馆内,就展出了一条长达3.8米,体重486公斤的达氏鳇鱼标本。 鳇鱼名字的来历...
然而,目前国内两大冷水鱼养殖品种鲑、鲟鱼的年养殖产量仅为12万吨左右,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黑龙江大鳇鱼产地货源 黑龙江鲟鳇鱼多钱一斤 大型鳌花鱼苗养殖基地。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从引进虹鳟开始进行鱼类养殖,80年代又从欧美国家引进虹鳟和其它鱼类进行推广养殖,但相比罗非鱼等产量已达到百万吨级别的...
黑龙江中的鲟鳇鱼,这一鲜为人知的珍稀物种,实际上与中华鲟一样,都是史前鱼类的孑遗。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其濒危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也与中华鲟相当。在我国的8种鲟科鱼类中,黑龙江的鲟鳇鱼以其卓越的现实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脱颖而出。近年来,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在鲟鳇鱼的保护、科研、人工繁殖以及放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