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枝黄耆(变种),产地是新疆北部,生境是海拔1600米的石质山坡。形态特征 灌木,高50-100厘米。老枝灰褐色,皮纵裂,幼枝被黑色伏贴毛。羽状复叶有9-17片小叶,长6-7厘米,近无柄或具极短的柄;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3-6毫米,渐尖,被黑色伏贴毛;小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22-40毫米,宽1-4毫米,两面...
黑枝黄耆是一种具有变种特征的植物,学名被描述为新拟黑枝线叶黄耆。这一特定变种首次被科学界记录是在1983年的植物研究期刊《Bull. Bot. Res.》第三期第四卷的56页上,特别提到了变种atrotrichocladus。在这个版本中,S. B. Ho 作为主要的研究者对这种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配有一幅详细的插...
又称黄耆,耆为长,即补药之长。👇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能补虚、排脓止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蜀脂、百本、王孙、百药绵、绵黄耆、黄耆、箭芪、独根。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茎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
一株姜分为底部的姜母、中间段的中姜,最上面则为嫩姜。老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是冬天驱寒的重要食材。姜母鸭的老姜需先以黑麻油炒香,再加桂枝、当归、参须、沙姜、黄耆等中药材与米酒煮成,冬天吃一碗,全身暖乎乎,难怪生意那么好。 #拍拍身边烟火气
黑枝线叶黄耆是豆科、黄耆属植物细果黄耆(学名:Astragalus tyttocarpus)的别名。形态特征 灌木,高25-47厘米。老枝灰褐色,幼枝被灰白色毛或混生黑色毛,节上较多。羽状复叶有11-17片小叶,长4-7厘米;托叶卵状三角形,长4-5毫米,下部与叶柄贴生,被黑色和少量的白色毛;小叶线形,长10-20毫米,上面散...
黑枝黄耆(学名:Astragaluswoldemarivar.atrotrichocladus)是豆科黄芪属中亚黄耆的变种,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的地区,见于石质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 黑枝黄耆 科 豆科(Leguminosae sp.) 亚科
黑枝黄耆---灌木,高50-100厘米。老枝灰褐色,皮纵裂,幼枝被黑色伏贴毛。羽状复叶有9-17片小叶,长6-7厘米,近无柄或具极短的柄;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3-6毫米,渐尖,被黑色伏贴毛;小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22-40毫米,宽1-4毫米,两面被白色伏贴毛,先端钝圆或具短尖
黑枝黄耆(学名:Astragalus woldemari var. atrotrichocladus)是豆科黄芪属中亚黄耆的变种,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的地区,见于石质山坡,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形态特征 灌木,高50-100厘米。老枝灰褐色,皮纵裂,幼枝被黑色伏贴毛。羽状复叶有9-17片小叶,长6-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