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红臀鹎,学名:Pycnonotus cafer ▲何海燕 摄 黑喉红臀鹎为鹎科鹎属的鸟类,俗名黑头公、红臀鹎。体长19—23cm,雌雄相似,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林地,农田村庄、城市林园,喜集群活动。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
黑喉红臀鹎,其学名为Pycnonotus cafer。黑喉红臀鹎,隶属于鹎科鹎属,拥有多个俗名,如黑头公、红臀鹎等。其体长范围在19至23厘米之间,雌雄外观相似。这种鸟类偏好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林地,同时也常见于农田村庄、城市林园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它们通常喜欢聚集成群进行活动,其繁殖和迁徙路径主要覆盖中国...
黑喉红臀鹎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展现出杂食性的特点。在夏季,它们的饮食以昆虫为主,而在其他季节,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到了冬季,除了食用植物果实和种子外,这些鸟类还会摄取一些嫩芽和嫩叶。觅食时,它们通常会在灌木上或草地上寻找食物,有时也会在空中飞行捕捉昆虫。叫声 黑喉红臀鹎的叫声欢...
黑喉红臀鹎滇西亚种(学名:Pycnonotus cafer stanfordi)。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20厘米)的偏褐色鹎。头黑,具羽冠,尾下覆羽绯红,尾上覆羽近白,耳羽褐色,喉黑,胸色暗。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暗角质色至黑色。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泸水...
🌳科普时间:黑喉红臀鹎,这种小精灵的腹部是灰褐色的,它们喜欢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农田村庄附近以及城市园林。它们喜欢成群结队,虽然有点吵闹,但却是大自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你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创作分享:第一次在保山见到黑喉红臀鹎时,我被它们的小巧和活...
黑喉红臀鹎是国家保护动物。它被列为中国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之一,即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保护级别:黑喉红臀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无危(LC),表示其种群数量稳定,暂时不受灭绝威胁。 分布与习性:黑喉红臀鹎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等...
黑喉红臀鹎,学名Pycnonotus cafer,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的编号901。这种鸟类以其独特的体态和羽色引人注目,体长大约在19-23厘米之间,属于中等体型的褐色鹎。 🦜外观特征: 黑喉红臀鹎的头部从额头到头顶、眼先、眼周、嘴基和颏、喉部均为黑色,并具有羽冠,耳羽则为红褐色。背部颜色从暗褐到黑褐色不等,...
黑喉红臀鹎(英文名:Red-vented Bulbul,学名:Pycnonotus cafer),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俗名黑头公、红臀鹎。典型的群栖鸟类,分布在印度、缅甸至中国西南。多栖息于海拔约1900米以下开阔的山坡或平坝的次生阔叶林、灌木草丛、村寨庭园或村落附近的杂木林缘以及也见
🐛 黑喉红臀鹎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是杂食性动物。在夏季,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而在其他季节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繁殖期通常在4-7月,雌雄鸟会轮流孵卵,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属于晚成性,需要雌雄亲鸟共同育雏。0 0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