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津 ,河对岸称黎阳津。《水经注·河水五》:河水“又东北过黎阳县南”,“燕民谓是处为天桥津”,“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重修滑县志》引《方舆纪要》和《浚县志》都说“河北岸是黎阳津,对岸是白马津”。所以,白马津与黎阳津其实是一回事。找到了黎阳津,也就找到了白马津。三、白马津(黎阳津...
黄花寺坐落在古黄河渡口黎阳津的四女台上,北距黎阳古城4公里,是为镇压黄河水患而建。古黄花寺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周围风景优美,近看黄河故道,远傍巍巍太行,北依大坯 、浮丘二山,南望滑县道口古城,春来绿草如茵,夏秋黄花遍地。 一弯金堤河 ,自黄花寺门前流过。 黄花寺...
浚滑交界处有个古地名黎阳津如今的高铁站,古代著名黄河渡口,尚老板以为滑县那么大面积咋来的?最后普及个冷知识:整个华北平原都是冲积平原//@尚昌杰:是不是洪水一直在滑县之北,而且最终更北!黄河改道要么自原延偏更南、要么自原延偏更北,从不曾横穿滑县!
我感觉澄澄是不是在显摆历史…以前是白马津…后来成了黎阳津…澄澄好南朝文化…正好路过白马津古迹一片感慨之余引经据典臭显摆一番…然后改成白马关…既展示了历史功底又炫耀了政治权力…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09-21 22:26 回复 秋雨无声 小罐 15 说不定还吟唱了一遍曹植的《白马诗》。当然,坐下又是白...
古地名,遗址在今河南浚县黎阳镇角场营村黄河故堤边。黎阳津建于战国时期,称白马口,后来随朝代更替先后改称天桥津、白马关、黎阳关、黎阳口和黎阳津。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黎阳津 遗址 今河南浚县黎阳镇角场营村 性质 古地名 建于 战国时期 目录 1简介
鹤壁新闻网讯 (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志付 文/图)早在2008年3月,记者曾踏访浚县黎阳津遗址,随后在本报刊发黄河古渡黎阳津——《浚县黄河故道寻访记》一文。此后,黎阳津遗址被当地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记者重访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角场营村黎阳津遗址时又有了新发现,这里多了个“镇河将军”,新出土...
浚县九山(善化山,象山,白寺山,同山,大伾山,浮邱山,紫金山,凤凰山,白马山)据史料记载,浚县马村中间有一座高约丈许、方圆盈亩的土台,当地文史专家考证认为是史籍中的“白马山”。此处也是关公斩颜良之地。当时黄河在村西流过,此处有一渡口,河右岸这侧唤作“白马津”,左岸则称“黎阳津”,马村南面不远的滑县...
古渡黎阳津,于2024年7月2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
小提示:"北渡黎阳津,南登宛郢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黎阳 全诗 原文拼音版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