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一年,徒能窥观其大略,而无以细求,耿耿此心,用为憾事,以此益知出洋当以语言文字为先务”就此一点,已表现了黎庶昌对接受新鲜事物的开明态度。此外,黎庶昌于光绪七年(1881年)底第一次出任驻日公使。光绪十年因母丧,又值三年任期届满,回国丁忧守制。光绪十三年底,第二次赴日接任公使。光绪十七年,...
黎庶昌,贵州“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如今在遵义新州镇沙滩村,其故居仍然保存。光绪七年到十六年黎庶昌两度以钦差大臣身份出使日本的经历,使得这座宅子也称“钦使第”。倚山而建的三进院落,如今已是黎庶昌及沙滩文化的纪念馆。但日本并非黎庶昌“走向世界”的第一站,在此之前,黎庶昌还曾任外交官驻西欧各国,成...
光绪七年(1881)冬,黎庶昌调任驻日本国公使。当时日本已进行明治维新,变法取得较大成功,国势日强,对待各国使节,全视其国力之强弱而定亲疏。晚清时的中国积弱莫振,而黎庶昌却以其人格、作为和趣味,赢得了日本人的尊重,并常与日本朝野的文人交游,与之结下深厚情谊。3年后,黎庶昌丁母忧回故里,光绪十三年(...
《古逸丛书》 丛书名。清光绪间黎庶昌于日本编辑精刻。共26种,200卷。简介 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我国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光绪七年担任驻日公使。在此期间,以文章辅外交,与日本朝野士大夫中精于汉学者相结纳,文酒酬酢,得阅日人所著《经藉访古志》,从而知道我国散逸日本经籍之大概,愤而决意不惜...
黎庶昌简介:黎庶昌(1837—1896),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黎庶昌墓是一座古墓,位于遵义县新舟镇平远村渔塘,与郑珍墓、莫友芝墓隔河相望,墓坐南向北,墓后山丘绵延。黎庶昌(1837—1897),字莼斋,遵义县禹门沙滩人,我国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文学家、沙滩文化重要的代表人物。同治元年(1862)上万言书,痛陈时弊,恩赏知县,发曾国藩大营委用。光绪二年(1876)十月随郭嵩焘...
黔籍人物名录|黎庶昌: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贵州人 1879年,一位风度翩翩、说话还带着点贵州口音的中国外交官,代表中国出席关于巴拿马运河建设的巴黎国际会议 ,并在表决中代表中国投了赞成票,这是中国人首次参与影响世界的决策,他——就是贵州遵义人黎庶昌。黎庶昌是晚清外交家、散文家、学者,擅长书法文章...
黎庶昌(1837—1896),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
《黎庶昌全集》共分八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发行。作品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册 拙尊园诗 拙尊园丛稿 丁亥入都纪程 西洋杂志 奉使英伦记 黎莼斋先生信稿 黎庶昌遣札 日本国会图书馆藏黎庶昌手札 第二册 曾文正公年谱 遵义沙滩黎氏家谱 全黔国故颂(卷一至卷七)第三册 全黔国故颂(卷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