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原文:《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
崔颢自幼才思敏捷,诗名很大,但现存诗仅四十几首。而这其中,数这首《黄鹤楼》最为著名。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非常高。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给出评价:"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中有言:"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这首诗之所以会有这么大...
崔颢《黄鹤楼》鉴赏【原文】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 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昔费祎(yi)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那时它只是一个军事楼,三国统一后,此楼便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黄...
崔颢的《黄鹤楼》是唐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以虚实结合的笔法描绘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怅惘与思乡的愁绪。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被后世推崇为唐人七律的巅峰之作。 一、诗歌原文 《黄鹤楼》全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
第三个优点,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为什么能流传千古,因为它是独创性的。黄鹤楼,从孟浩然、王维、杜甫,到后来宋代的陆游、范成大这些著名的诗人都写过它,但是却没有一首诗写得比他好。所谓它的独创性,就是指这个作品“只可有一,不可有二”,有其唯一性。当然,它能流传千古,超重量级大诗人李白的捧场(...
《黄鹤楼》崔颢的翻译、原文及注释如下: 翻译: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荡。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吊古怀乡的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不拗口。即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