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九江是黄鲁逸舅父,对黄鲁逸的影响很大。黄鲁逸深得朱九江“济世”思想的启发,自幼喜唱“粤讴”“龙舟”等民间歌谣,往往出口成曲。 1894年,25岁的黄鲁逸到上海、武汉谋生,遭遇白眼,颠沛流离数年后回广东,与陈少白、郑士良等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运动,先后在粤港有影响力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报》《华侨报》...
黄鲁逸在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开粤剧改革之先河,在优天影剧社推动了粤剧舞台官话唱念向粤语过渡,小生由尖窄假嗓改唱平嗓,大量吸收民间歌谣入腔,从而引起唱腔音乐发生质的变化,完成由古腔向现代粤剧转变,为20年代粤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黄鲁逸创作的改良粤剧剧本《虐婢报》《贼现官身》等因以通俗浅白的方言描写当时...
黄鲁逸(1869-1926),字复生,号冬郎,笔名鲁一,南海九江人。幼随舅父朱次琦读书,深得启蒙。曾“习歌谣,嗜招子庸所作粤讴,别有领会”,“年廿五,奔走沪、汉数年,不得志。”返粤后,与志士陈少白、郑士良等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反清革命。先后在《世界公益报》、《广东报》、《华侨报》等有影响的报社任编辑、记者...
黄鲁逸(1869-1926),报人,剧作家,字复生,号冬郎,笔名鲁一,南海九江人。个人简介 幼随舅父朱次琦读书,深得启蒙。曾“习歌谣,嗜招子庸所作粤讴,别有领会”,“年廿五,奔走沪、汉数年,不得志。”返粤后,与志士陈少白、郑士良等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反清革命。先后在《世界公益报》、《广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