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附丸--《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大黄为衣。 【功能主治】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
黄附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黄附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大黄为衣。 【功能主治】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 看了上文对黄附丸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要...
大黄附子丸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同时也具有一定润肠通便以及消肿止痛的作用。 1、温中散寒 大黄附子丸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中医防治剂,能够达到温中散寒的效果,缓解身体当中出现的寒气,尤其是出现了风寒感冒症状之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减轻风寒感冒导致的头晕、头痛以及身体发烧等症状。 2、润...
具有温阳散寒,泻结行滞的功效,主治便秘用于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厥冷,舌苔白腻,...
大黄附子丸,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积;症见腹痛便秘,胁下或腰胯偏痛,发热,手足厥逆等病症。临床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和慢性肾衰竭。组成 大黄、炮附子、细辛。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或3次;水泛丸,每次6~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老年人...
釆用大黄附子丸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效果显著。用法:口服大黄附子丸(水泛丸),9g/次,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服送,3日为1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总有效率为98%。用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4个疗程,平均为2.5个疗程。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桂附地黄丸是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原料有肉桂,附子(制),熟地黄等。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
桂附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等病症。以下是桂附地黄丸的15种用途: ...
附子地黄丸的主要作用功效是温补脾胃。 附子地黄丸属于一种中成药,主要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等成分组成的,主要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但若需使用该药物,应积极前往医院咨询医生遵医嘱正确用药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