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集《面向着生活的海洋》中,黄药眠写道:“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人梯,让后代的人一个个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有些人可能一直攀登到智慧的峰巅。”黄药眠本人,既是创造者,也甘做人梯,他的一生,革命着、写作着、教育着——面向着文学的海洋。(作者:李圣传,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从颓废的象征再到革命的呐喊,诗人黄药眠不仅从个人主义的悲欢愁绪中日渐转移到对民族与国家的忧患以及革命行动的渴望中,还日渐由过去哀怨、苦闷、枯槁、颓废的心理情绪过渡到“非个人主义”的革命、反抗与斗争的思想路径上,实现了由“小我”到“大我”的觉醒与转变,传递出思想认识上的进步。这种思想与诗风的转变,...
了解作者。黄药眠(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
1987年9月3日,黄药眠先生辞世。 只差一个月,他没能看到当年10月出版的口述自传《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这部自传黄伯伯只写到1949年受中共中央邀请从香港北归、共商国是,便戛然而止。他那更加跌宕起伏的后半生,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 文并供图...
黄药眠(1903—1987),广东梅州人。诗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广东大学,后加盟“创造社”,1929年在苏联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任翻译,1933年回国,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国际新闻社总编辑、“文协”桂林分会秘书长、...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药眠卷》收录北师大文学学科发展史上的权威学者黄药眠先生的著作。黄药眠先生(1903—1987),广东梅县人。青年时期,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大学期间专攻英文专业,毕业后经成仿吾、王独清介绍到上海参加了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一边谋生,一边写诗,并开始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后...
黄药眠(1903.1.14-1987.9.3)男,原名访荪、黄访、黄恍,笔名有达史、黄吉、番茄等,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中国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美学家和新闻工作者。青年时期,追求民主与科学,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黄药眠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美”在黄药眠的心中被定义为“不是存在于事物本身中的,而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美的评价”。美是出自生活实践的,美感经验是建筑在实用的基础上,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黄药眠的思想,在当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静止的主观或者客观,非唯物即唯心的思维方式,而是深入地发掘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之间的...
在《小谈往事:黄药眠的跌宕人生(中国故事)》中,黄药眠之子黄大地讲述父亲的生平故事,还原一位文学家、一位学者的多彩人生。黄药眠先生1903年生于广东梅县。他听着黄遵宪的传说,目睹辛亥革命发生成长,剪去辫子。在创造社任助理编辑时,黄药眠认识了郭沫若、潘汉年等重要人物。因为写作诗歌、小说等,版税、稿费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