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健中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主要药物组成为桂枝、甘草、大枣等。【组成】 桂枝(去皮)9g,甘草(炙)6g,大枣十二枚,擘(4枚),芍药18g,黄芪9g,生姜(切)9g,胶饴60g(即小建中汤加黄芪9g)【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五味水煎二次,...
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补气的功效,还有和里缓急的作用,用于治疗阴阳气血俱虚症,但并不适合阴虚内热的患者服用。 黄芪建中汤属于常见的一种中草药,能够起到温补的作用,改善脾胃阴虚造成的食欲不振或者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可以起到较好的提升气血作用,用药以后可能会产生轻微不良症状,比如干呕或者恶心,需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吃...
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中医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等药材组成。它具有温中补虚...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有温补脾肺、益气生津、强身健体等。 1、温补脾肺 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具有归脾、肺经的特性,能够起到温补脾肺的功效与作用,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同时调和肺气。 2、益气生津 黄芪建中汤中含有人参、茯苓等营养成分,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与作用,可以改善体内津液不足、口渴、大便干燥等症状。
黄耆建中汤是以黄耆,桂枝,甘草,大枣, 芍药,生姜,胶饴,为主料的中药方剂。【来源】《金匮要略》卷上。【异名】黄耆汤(《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组成】黄耆4.5克 桂枝9克(去皮) 甘草6克(炙) 大枣12枚 芍药18克 生姜9克 胶饴30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入胶饴...
建中黄芪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主治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组成 黄芪、甘草(炙)、桂心各三两,生姜(薄切)—斤,饴糖半斤,大枣(擘)十二个。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糖,温服一升,每日三次。主治 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歌诀: 小建中汤加黄芪,大枣姜草并桂枝;更加饴糖补中脏,温中补气又缓急。 组成用法: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二两 胶饴一升 黄芪一两半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包括调节免疫系统、缓解疲劳、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血液循环等,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等病症,孕妇、过敏体质者、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饴糖等药材组成。它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
1.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的功效。其中黄芪、大枣、甘草可以起到较好的补益脾气的作用,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 2.黄芪建中汤具有和里缓急的功效。桂枝、生姜可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共同起到和里缓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建中不足亏损、虚火旺盛,如果服用具有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