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黄耆散 处方黄耆(蜜炙)麦门冬(去心)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桔梗(炒)白芍药各15克 甘草7.5克(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咳嗽、咯血成劳,肌体消瘦,四肢倦怠,脚无力,眼睛疼。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煎取160毫升,去滓温服,每日三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五 《重订严氏...
黄耆散 黄耆散用于益气阴,去客热。治痈溃后,气血两虚,内热口渴者。 黄耆散--《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黄耆60克(锉),知母30克,石膏60克,白芍药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茯苓30克,桂心30克,川升麻30克,熟干地黄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 【制法】捣粗罗为散。 【功能...
黄耆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源自《鸡峰》卷七的记载。该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石斛1.5两、黄耆1两、补骨脂1两、人参1两、熟干地黄2两、泽泻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桂心3两、牛膝1两、白茯苓1两、龙骨1两以及五味子半两和鹿茸1.5两。黄耆散主要针对的是虚劳不足,症状表现为小便频繁,四肢无力,行...
药方名称救苦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5钱,甘草1两5钱,当归1两5钱,瓜萎根1两5钱,芍药1两5钱,悬蒌1对,熟地黄不拘多少,金银花2两,皂角棘针(为引)。 制法上(口父)咀。每服5钱,无灰好酒1升,同引子装于瓷瓶内,将瓶用笋叶封,坐于锅内,上以大盆覆锅口,盆外用黄土封之,无令出气,煮之,外闻药香为度。
【别名】黄耆散 【处方】沉香(锉)1两,绵黄耆(锉)1两,人参(去芦)1两,当归(去芦,洗净,焙)1两,赤芍药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荣卫不和,肌瘦盗汗,骨蒸多渴,不思乳食,腹满泄泻,气虚少力。【用法用量】黄耆散(《普济方》卷三九○)。...
黄耆散1,黄耆散1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五。 【组成】黄耆(蜜炙) 麦门冬(去心) 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 桔梗(炒) 白芍药各15克 甘草7.5克(炙)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
组成:黄耆 1 两(锉),地骨皮 1 两,赤茯苓 1 两,麦门冬 1 两(去心), 人参 3 分(去芦头),赤芍药 1 两,生干地黄 1 两,柴胡 1 两半(去苗),黄芩 3 分,当归 3 分,甘草 1 分(炙微赤,锉)。 4.3. 功效:妇人热劳羸瘦,四肢烦疼,口干心躁,不欲饮食。 4.4. 来源:《圣惠》卷七十 5. 黄耆散 ...
【答案】:答案:黄耆散2: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主治黄汗。
黄耆散92 【处方】 黄耆1两(锉),龙骨1两,防风1两(去芦头),远志1两(去心),茯神1两,麦门冬1两(去心),牡蛎1两半(烧为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风虚烦,...
【处方】黄耆1分(锉),桑根白皮1分(锉),杏仁1分(去皮尖双仁,炒),紫菀1分(去苗土),黄芩1分(去黑心),麻黄1分(去根节),麦门冬1分(去心,焙),升麻1分,贝母1分(去心),羌活1分(去芦头),蛤蚧(酥炙)1分,胡黄连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肺气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