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祥院士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的特高产、超高产的水稻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175亿亩以上,增产稻谷累计高达17500亿公斤以上。他因此成为新中国早期贡献最为突出的水稻育种家之一,并于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黄耀祥...
黄耀祥(1916-2004),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致力水稻育种研究60多年,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的主要创始人,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他从物理系改读农艺系 一粒种子有多大的力量?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开平籍院士黄耀祥 1914年,黄耀祥出生于开平市百合镇厚乡金龙村,贫农家庭出身的黄耀祥一路摸索科学救国的途径。为了让农民增产,尽早改善农村果腹不定的困境,1950年起,黄耀祥在广东开始研究如何培养高产的水稻品种,虽然研究了不少丰产品种,但总是遇到打风让粮食减产的状况,因为当时的水稻实在...
一代宗师110岁诞辰之际,追思“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二)。喝水不忘挖井人,在中国粮食“二十年丰”的今天应该饮水思源不忘这位兢兢业业五十多年解决中国温饱问题、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国际著名育种家。🌹🌹#广东省农科院#超级稻#育种家#粮食 - 粤稻科技陈国荣于2024
一代宗师110岁诞辰之际,追思“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三)。喝水不忘挖井人,在中国粮食“二十年丰”的今天应该饮水思源不忘这位兢兢业业五十多年解决中国温饱问题、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国际著名育种家。🌹🌹#广东省农科院#超级稻#育种家#粮食安全#黄耀祥 - 粤稻科技
丁颖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还曾任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和苏联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后来,黄耀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将矮杆抗倒伏,成熟期迟、抗病力差的()高杆不抗倒伏,其他性状较好的()进行杂交选育,获得了高产稳产的矮秆水稻。 A.矮仔粘4号,广场13B.广场13,矮仔粘4号C.矮仔粘5号,广场10D.广场10,矮仔粘5号 点击查看答案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
黄耀祥院士(1995年当选,农业学部) 黄耀祥(1916年8月17日—2004年2月22日),男,汉族,广东省开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黄耀祥考入中山大学物理系,后改读农艺系,主攻作物遗传育种学,师从丁颖教授;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从国立中山大学农艺...
20世纪60年代,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至30%,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院士。 A. 袁隆平 B. 李家洋 C. 张洪程 D. 黄耀祥
搜索智能精选题目20世纪60年代,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至30%,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院士。 A. 袁隆平 B. 李家洋 C. 张洪程 D. 黄耀祥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