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球等部位出现黄色。根据黄疸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非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等原因导致胆红素无法被分解和排泄。这种黄疸的特点是黄疸的色泽比较明显,常伴随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2.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
住院患者,男,75岁,诊断为肝癌,住院常规检查显示胆红素项目异常,该患者总胆红素278.7umol/L远远大于34.2umol/L,属于临床黄疸,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且直接胆红素升高幅度大于间接胆红素,符合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特点。 案例三: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一、溶血性黄疸: 溶血会导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超过了肝细胞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并且由于溶血导致的贫血,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降低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得不到及时的代谢,超过正常水平从而出现黄疸。 溶血性黄疸多见于儿童和...
将医护多外科学霸设为“星标” 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具体如下:1、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过多,一般存在贫血,严重时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困倦、精神不振以及气短、懒言等。一般病人尿液颜色异常,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病人夜间尿色逐渐变深,晨起后可能呈现酱油色血尿,白天颜色逐渐变浅,呈周期性变化。病人皮肤黄染,...
黄疸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mg/dl以内)(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增多,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超出肝处理能力),结合胆红素正常,尿胆红素阴性(未结合胆红素难溶于水不能由肾腓出),尿胆素原和尿胆素阳性(肝最大限度的合成结合胆红素并随胆汁排入肠腔,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胆素原生成增多),粪便...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黄疸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如下: 1.阴黄: 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1、黄疸(Jaundice ),安亭医院 内2科,定义,黄疸(jaundice)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 bilirubin)增高导致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17umol/L,当其超过34umol/L时,临床上出现黄疸。如果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上限而肉眼未能观察到时,称为隐性黄疸。,分类,1923年 溶血性、肝细胞...
一、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的14天内,黄指数正常值<12mg/ dL 。 如果期间6mg/ dL <黄疸指数<12mg/ dL ,一般是正常数值。 婴儿出生7-14天左右,黄疸数值达到一个高峰,只要黄疸数值<12mg/ dL 就是正常数值。 生理性黄疸症状 1、宝宝情况良好2、早产的宝宝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可延...
病理性黄疸分三种,肝前性、肝性及肝后性。鉴别如下: 1、肝前性:主要是红细胞破坏,比如说溶血或者先天性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导致了红细胞破坏。这种情况临床出现的黄疸,常常是以间接胆红素为高,这种颜色是比较鲜艳的,除此之外往往表现为贫血,网织红细胞是有时候的升高的。 2、肝性:肝性的比如说甲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