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防治:要科学用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一、黄瓜疫病症状 1、主要危害茎基部、叶片及果实。(1)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圆形斑,后期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幼苗会青枯而死 (2)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生纺锤形、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斑,后病部会进行缢缩,潮湿的时候...
6、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预防,这样可以减少施药次数,降低用药量。根据农药信息网,登记黄瓜疫病的药剂信息有172条,主要药剂成分有:单剂: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氯氟醚菌唑、氟醚菌酰胺、百菌清、氰霜唑、嘧菌酯、代森锰锌、木霉菌、氧化亚铜、申...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避免田间积水,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湿度。 药剂防治:采用叶面喷雾和根部浇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可以选择诱抗素+微生物菌剂+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每20ml兑水15-20公斤,稀释800-1000倍液,间隔10-15天,连续喷施3-4次。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黄瓜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减少产量损失。0 0 发...
黄瓜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可在病残体、土壤或未充分腐熟的肥料中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会长出孢子囊成为初侵染源,并通过风、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也会借助风雨进行重复侵染。发病原因 黄瓜疫病由德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引起,这是一种属于鞭毛菌亚门...
黄瓜疫病、蔓枯病、根腐病、枯萎病在发病初期较为相似,很容易混淆。 一、黄瓜疫病 1、症状 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染病。幼苗染病,开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
防治黄瓜疫病的第一步是选用抗病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增强黄瓜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此外,嫁接育苗和壮苗定植可以有效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减少疫病的侵袭。同时,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有助于打破病菌的传播链条,避免病源积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在肥料管理方面,合理施用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以及中微量...
①具有侵染性:黄瓜疫病病菌可以菌丝,卵孢子及厚垣孢子在植株,土壤,肥料等越冬,在第二年适宜环境下萌发,从一株扩展大另一株,从一小块扩展到一大块,甚至整块田地。②传播速度快:黄瓜一旦染上病害,在不采取正确的防治下,大概一个星期就会毁掉整块田地,给农户造成损失严重。③具有繁殖性:黄瓜疫病发病的地块...
黄瓜疫病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3号、津杂3号、津杂4号、中农1101、龙杂黄5号、早丰2号等。选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地膜,减少病菌对植株的侵染机会。避免大水漫灌,避免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过高。露地栽培时,雨季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黄瓜疫病症状 分布为害:疫病是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来势猛、蔓延快,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甚至毁种。南方主要在春夏雨季流行,北方主要在夏末秋初的雨季发病,发病田损失可达15%~30%,严重地块损失可达50%以上,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茎蔓基部和幼嫩节部发病最重。幼苗被害初呈暗...
黄瓜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黄瓜疫病 分布为害:疫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常造成大面积死秧,为影响黄瓜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春季黄瓜结果盛期发病,损失严重。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已茎蔓基部和幼嫩节部发病最重。幼苗被害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病部益缩,后干枯萎蔫。成株发病,先从近地面茎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