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潜善指使殿中侍御史张浚罗织罪名诋毁李纲,致使李纲为相仅70多天便被罢免。黄潜善陷害李纲行为,引起朝野不平。黄潜善极力怂恿高宗偏安南方,向金乞和。用各种手段遣散各路勤王之兵,促使高宗把朝廷从南京迁到扬州,放弃北方大片地区。南宋朝廷到扬州后,黄潜善进左仆射,不作备战,因循苟安,为军民所痛恨。建炎三年(...
除了打击异己以外,黄潜善还贻误军机,致使扬州陷落。有人总说奸臣能力往往特别强,但黄潜善无疑就是打破这个说法的最好例证,他身居高位,却从未干过任何一件有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事情。宋高宗南下时,黄潜善一直跟随在皇帝身边,他不思局势凶险,不去劝谏皇帝振作,却天天让僧人给皇帝和自己讲法。贼寇距离驻地只有六十里,黄潜...
显而易见,1938年编的《粤西黄氏宗谱》将“黄云龙”与“建炎帝相黄潜善”进行了剪辑组合成“九子公”黄潜善。但是,按照《粤西黄氏宗谱》的记载,这个被称为“九子公”的黄潜善,与真正的“建炎帝相黄潜善”还有很大的不同点:(1)“建炎帝相黄潜善”是元符三年进士,这个被称为“九子公”的黄潜善却是宣和元年进士。(...
黄潜善,北宋汀州宁化人,黄膺十世裔孙,黄履从弟。聪敏好学,年仅十八岁便在徽宗宣和六年高中进士,任左司郎,并出任筠州通判,后升迁为广州刺史。钦宗即位后,黄潜善被提拔为门下中书侍郎,并出任与金国交界的河间府镇抚使,同时兼任高阳关路安抚使。他得知敌方企图拥立张邦昌为楚帝,立即向康王赵构报...
黄潜善(? ——一一三○),字茂和,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潜厚弟。 元符三年登进士第。 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八年,提点利州路刑狱。 宣和初为左司郎,擢户部侍郎。 后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使。 靖康二年初,将本路兵至东平援康王赵构,康王承制拜副元帅。
南宋奸相黄潜善只有一个独子,何来有九儿,看看原来如此! - 黄彬彬于202405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52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
历史的尘埃-黄潜善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黄峭山的第八代孙。 宣和六年(1124年)甲辰科进士,授官筠州(今江西高安)通判。徽宗时任左司郎,政和、宣治年间,任钦差大臣察访陕西、河东震灾区,不以实闻,但言震而已。靖康元年(1126年)为副元帅。宋室南渡后,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事过八百余年,今天抚读这段荡气回肠的悲壮史录,仍令人不能不为宗老将军的遭遇和精神而感泣之,由此对黄潜善等奸邪更增愤恨。 《宋史.宗泽传》论曰:"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
历史人物> 黄潜善 【生卒】:?——1130 字茂和,邵武(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宣和初,为左司郎。靖康初,康王开大元帅府,潜善为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逐斥李纲、张所,杀害上书抗金的太学生陈东、欧阳澈。内侍邵成章、御史马伸先后奏劾黄潜善、汪伯彦误国罪,俱被贬黜。潜善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