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洪水猛兽是形容难以抗拒的灾难的常用之词,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三千年以来,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约一千五百次,名副其实的三年两决口,较大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致使浊流横溢,毁田庐,荡家舍。频繁的水患北及海河流域,南达淮河流域,在整个黄淮海平原均留下了黄河的足迹。我们就以黄河六次重大改道为...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chán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南)商胡埽sào决口而改道北流(埽是指用捆扎的秸秆、石头等修建的护河堤坝),此为黄河北流,在今天津东南入海。 嘉祐五年(1060)北流黄河在大名府魏州第六埽决口而东向分出一条支流,《宋史》称二股河,亦称黄河东流。由此黄河下游分两股河道分流入海。 打开网易新闻...
收起 〇.黄河改道的自然因素 1.改道主因——泥沙 2.下游因素——河道淤浅 3.中游因素——泥沙来源 ...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 但不管入海口如何转换,黄河改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黄河从古至今就是条“流沙河”,加之下游地势平坦、水量减少、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抬升是板上钉钉的事,再次决口也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如今开封,才仅一百来年,就形成了高达10米的“地上悬河”。开封地上悬河 因此,就算黄河再次...
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三朝皇帝,三度试图引黄河改道东流。宋真宗时,李垂写《导河形胜书》说:黄河北流,契丹沿黄河而上,直捣汴梁,因此引发引河东流的行动。 1、宋仁宗时,具体做法是堵住横陇埽和商胡埽,因黄河走六塔水,引入“京东古道”(也就是东汉王景故道),欧阳修力...
黄河有着世界大河中最为伟大的塑造平原的能力,在为华北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土地和便捷的交通的同时,也因其善决、善徙成为一条水患灾害众多的河。 梳理黄河历史上几次大的改道,理解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水患灾害的自然、社会背景及洪水治理经验,可为当今黄河流域的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智慧。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这是有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所经路线大致从滑县附近向东,至河南濮阳西转而北上,在山东冠县北折向东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经德州、沧州在今河北黄骅县以北入渤海。周定王五年之后的河道 三、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堵塞黄河...
黄河的每一次改道,不仅改变了若干个王朝的国运和生死,还影响到今天中国北方省域的划分,以及北方人们的性格地图。 黄河的三次主要改道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炎黄文化的发祥之河,没有太大争议。除却黄河河套平原等沿岸灌溉功能,以及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对早期炎黄文化的滋养,历史上黄河的每次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