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河大事记》作为黄和民国治黄史课题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共收录民国元年至民国38年黄河流域内发生的与治黄有关的大事965条,力争用具体的实例向人们勾勒出一幅简明的民国黄河历史画卷。内容简介 、《民国黄河大事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不溢美,不掩过。它...
《黄河大事记(增订本)》主要内容:黄河古时被称为“四读”之宗,百河之首。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了光灿烂的华夏文明。但是由于黄河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年复一年输移至下游河道,使之不断淤积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泛频繁,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因此也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
新中国治理黄河大事记 时间 措施 1954年 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 1955年 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的决议,这是中国唯一一部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审议通过的大江大河流域规划。 1960年 黄河流域各地水土保持全面开始,水土流失治理发展为一村一组...
新中国治理黄河大事记 时间 措施 1954年 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 1955年 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的决议,这是中国唯一一部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审议通过的大江大河流域规划。 1960年 黄河流域各地水土保持全面开始,水土流失治理发展为一村一组...
《黄河大事记》是2010年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内容简介 黄河古时被称为“四渎”之宗,百河之首。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了光灿烂的华夏文明。但是由于黄河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年复一年输移至下游河道,使之不断淤积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泛频繁,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
《黄河志-黄河大事记》是201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河志编纂委员会。内容简介 黄河大事记系大型多卷本黄河志丛书卷一。黄河志丛书是中国历史上编纂的系列江河志书,丛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黄河的河情以及黄河治理的历史与现状,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重点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立以来的治黄成就及经验...
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借鉴经验,编史续志,《黄河大事记》总编辑室对这部重要文献进行了全面修订,并补充了20世纪90年代黄河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新版《黄河大事记》的出版,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工程。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更为21世纪的黄河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民国黄河大事记》涵盖了多个关键内容,包括治黄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中央及地方官员对黄河的视察及重要见解、大规模的黄河考察活动等,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黄河治理的决策与实践。资料来源广泛,涵盖了水利部黄河不利委员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地方档案馆、黄委出版的著作、地方志书、专家个人文献等多个...
历代先民们为治理黄河水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河经验,创造了许多治河技术,涌现了贾让、王景、潘季驯等一代治河先驱。但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局限,这些都未变洪水肆虐,决口改繁的局面。 为了编史续志,知古鉴今,黄河志总编辑室对《黄河大事记》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增补了20世纪90年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