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 855年),别名黄櫱、黄檗希运,号称黄櫱禅师,是唐代靖州鹫峰(今江西省宜丰县黄檗山)大乘佛教高僧。唐武宗会昌年间,当朝官员裴休在洪州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两次记载黄櫱禅师的语录,收录在《钟陵绿》(钟陵录)、《宛陵绿》(宛陵录)。后人整编进《传心法要》。黄櫱禅师为宣城敬亭山广教...
这部古志辟专章“僧宝”,把黄檗希运禅师列为福清历史上39位高僧大德之首,而且明确记载“师,邑之西溪林氏子”,指明一代禅师林希运祖籍福建福清西溪。 即非如一 近期,福清文史界关于希运禅师出生地西溪在哪,至少有三种说法。一处在福清县城,原西城门外水陆桥以...
黄檗的禅法对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人们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黄檗的教导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认识和实现自己的本性。黄檗希运的“无位真人”之说,可以说是禅宗思想的精华所在。它简洁而深刻地道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关键是要认识到这一...
这一日,希运来到了浙江的天台县。就近问了寺院,就前去挂单。此寺为村野之寺,无有规模,亦无寺规。院主已届古稀之年,体态龙钟,步履蹒跚,耳声眼花,神志昏昏。平时,只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很少出门,即使出了门,也无法待人接物了。希运由一位小沙弥引导,带到东迁厢的寮房里住下。房里已有两位行脚僧...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是闽(今福建)人,幼年在本州黄檗山出家。他额头上隆起高高的一块,像挂著的一颗肉珠。讲话音声爽朗,吐辞圆润。志向冲远,心意澹泊。后来云游天台山,逢一奇僧,黄檗与之谈笑,如旧相识。仔细端详,此僧目有精光,夺人心魄。黄檗遂与他结伴同行,行至一巨润前,但见洪水暴涨,不能涉渡...
黄檗希运禅师是禅宗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大师,他的禅法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融实相与心性为一体:强调“即心即佛”的基本理念,将实相与心性融为一体。 无心为纲、无念为宗、无求为证:反复强调这三个核心思想,强调无心的境界。 重视“人”本身:禅宗在此处开始回归到“人”,重视人的内在体验和自我超越。黄檗...
黄檗希运禅师 百丈的高足黄檗希运的禅法特点是融实相与心性为一体,在“空”万法的同时突出了众生清净的“本心”,并在强调“心即佛”的基础上发挥了念念无心、无得无著即是解脱的思想。在《传心法要》中,黄檗一方面强调万法皆空,另一方面又留下了不空的清净...
这是禅宗僧传给予希运的评价,曹溪六祖指的是惠能,西堂和百丈分别指的是智愚和怀海。也就是说,黄檗希运的法嗣传承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点禅门内部都是公认的。但为何这样一位高僧,却连生卒年都如此模糊不清呢?其实,这与他所处的动荡的时代,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黄檗希运 虽然我们将达摩称为中土禅宗初祖,...
希运见众人如此虔诚,顿时心生敬佩之意,合掌还礼道:“贫僧远道而来,不为别事,只为寻找一双手?”“一双手?”众人愣住了,“找一双手干什么?”“这双手,能引导贫僧走上回家的路。”希运微笑着说。众人中有人很响亮地说:“噢!原来是一个迷途的和尚!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还出来托钵云游作什么?不如守...
「故事」黄檗希运大师:“后悔没踏他两脚”唐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蓄州(今四川西昌)地震,昼夜八十震,压死百余人。禅林殚落两颗巨星:马祖道一禅师最得意的三大弟子之中,百丈怀海与西堂智藏,于这一年示寂。这一年,希运三十九岁。百丈圆寂后,许多弟子也都各找山头,弘扬百丈之法。希运也离开了百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