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后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
《黄楼赋》采用汉代以来的传统的主客对答的形式,骈、散互用,但基本以偶句为主,整齐但又不乏变化。将叙事、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因情而宜,不拘一格。 这篇赋虽以“黄楼”作题,但不像汉、魏的《两都赋》、 《上林赋》 等重点铺排两都、上林的风物,它没有对黄楼的形状、结构作铺排,而把主要笔墨用在对黄...
苏轼把《黄楼赋》写的有些瘦劲。 #苏轼 #书法 #原创作品 - 齐飞齐飞于202412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5.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百家讲坛]携手信初相见 《黄楼赋》交秦观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50130 风雅宋 3 偶逢游戏到人间 《百家讲坛》 20250129 风雅宋 2 节物于人俱可喜 《百家讲坛》 20250128 风雅宋 1 好将沉醉酬佳节 《百家讲坛》 20250127 红楼冷香梦 7 人间无兼美 ...
苏轼把《黄楼赋》写的有些瘦劲。 #苏轼 #早安问候 #原创作品 - 齐飞齐飞于202412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5.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黄楼赋》碑文是苏辙撰写的长赋,原碑由苏轼亲笔书写,由毕仲询篆额。碑形是四方石柱,每面宽窄不一,一面2.44尺.十行;一面1.57尺,七行。由于赋文长,四面都写满字。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录》记述了这样的趣事:当年徐州官伎马盼盼,聪明秀丽,善学苏轼字体。苏轼写《黄楼赋》的时候,偶然停笔。她偷偷续写了“...
“城头刍石黄楼赋”出自宋代李思衍的《彭城》。“城头刍石黄楼赋”全诗《彭城》宋代 李思衍一水渊淳绿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城头刍石黄楼赋,台上风云亦帝歌。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无恙废兴多。男儿要作千年调,戏马台高石可磨。《彭城》李思衍 翻译、赏析和诗意《彭城》是李思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
黄楼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东阳所作 ,描述了当时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成 灾,为减缓水势,保住城池,地方官 员组织百姓修筑黄楼以挡水之情景。文化背景 黄楼赋体现了明代文学家对于国家大 事、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于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黄楼赋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描述洪水威胁 赞扬地方官员 表达对民众疾苦的...
《黄楼赋》碑文是苏辙撰写的长赋,由苏轼亲笔书写刻制成碑。宋碑已毁,现存为明代摹刻碑,青石质,高2米,四面,每面宽0.54 米,文33行,满行35字,楷体。文物历史 北宋元丰元年(1078),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为庆祝战胜洪水而兴建黄楼,九月九日重阳节,苏轼主持盛典,庆祝黄楼落成。并将《黄楼赋》碑立于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