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绢野螟,昆虫名,为鳞翅目、螟蛾科。随着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瓜子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螟蛾科绢野螟属的一种昆虫,是瓜子黄杨常见虫害之一。分布与危害 瓜子黄杨绢野螟是瓜子黄杨常见虫害之一。瓜子黄杨绢野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瓜子黄杨种植区匀有分布。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
随着气温稳步上升,黄杨类植物上潜伏着一种吐丝结网的“小青虫”,这就是黄杨绢野螟,它十分钟爱黄杨科植物,尤其是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
黄杨绢野螟的虫卵通常分布在叶片的背面,初产时呈乳白色,孵化前逐渐变为淡褐色。因此,通过颜色和分布位置,我们可以明确判断出叶片上的黑绿色物质并非虫卵,而是粪便。那么,为什么黄杨绢野螟如此难以防治呢?这与其独特的危害方式密不可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杨绢野螟在危害时具有突发性。这种害虫以...
黄杨绢叶螟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蛾亚目、螟蛾科的一种。疾病危害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
一、黄杨绢野螟的危害黄杨绢野螟主要以幼虫取食危害,幼虫孵化后会啃食叶片的表皮和叶肉,导致叶片出现透明斑纹,随后逐渐扩大成缺刻或孔洞。随着幼虫的成长,食量逐渐增大,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削弱树势,甚至导致黄杨科植物死亡。此外,黄杨绢野螟的幼虫还会吐丝缀连叶片,形成虫...
防治方法: (1)虫子不多时,可于5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人工捕捉缀叶中的幼虫或蛹杀死。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于5月上旬、7~9月在幼虫为害期,喷3500~4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00倍的50%杀螟松乳油。 黄杨绢野螟幼 黄杨绢野螟成...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最易受到这种害虫的侵袭。黄杨绢野螟的幼虫会吐丝将植物嫩芽和叶片缀合,并在其中取食,导致叶片枯焦。在严重的情况下,受害株率可高达50%以上,甚至可能将叶片全部吃光,造成黄杨整株枯死,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大家对此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黄杨绢野螟是园林中的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该虫为害比较隐蔽,平时不容易发现,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突然造成大的危害。加上有滞育的特点,造成虫态很不整齐,常规的速效、持效期较短的药物很难奏效,甚至会因为伤害到害虫天敌,破坏生态平衡而引来更严重的爆发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