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tus)是禾本科苦竹属金刚竹的一个变种,是一种观叶竹种,由田中辛南于 1972 年在名古屋市的守山镇发现, 1986 年被引进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形态特征 地下茎有时呈单轴型,有时亦可部分短缩呈复轴型。竿小型至大型,散生或少数种类可丛生成群,直立;节...
黄条竹华安种源是一种禾本科、簕竹属植物。形态特征 秆高4-7m;直径1.5-2.5cm;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秆节间在具芽或具分枝的一边具黄色纵条纹;节间长30-50cm;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秆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
黄条早竹,散生竹。秆高7-11m,径4-8cm。节间沟槽为黄色。与原栽培型的区别在于竿之节间沟槽为黄色。笋期较早竹为迟,约在4月中旬出笋。分布范围 原产地浙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湖南、江西有引种。主要价值 早园竹变种,珍稀园林观赏竹。笋味美,笋期早,持续时间长,产量高,是良好的笋用竹...
黄条竹,学名为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el ex J. A. et J. H. Schult. var. multiplex cv. Yellowstripe Chia et C.Y.Sia,中文名称直接命名为黄条竹。其学名详细描述了物种的分类地位,从属到变种,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准确的识别依据。黄条竹属于被子植物门,这是植物界中最大的...
栽培型)黄条早竹(栽培型)与原栽培型的区别在于竿之节间沟槽为黄色。笋期较早竹为迟,约在4月中旬出笋。黄条早竹(栽培型)(植物分类学报)产浙江。模式标本采自德清。笋味美,笋期早,持续时间长,产量高,是良好的笋用竹种,浙江农村常见栽培;竿壁薄,节间又常向一侧肿胀,仅能作一般柄材使用。
黄条早竹四川长宁群体 黄条早竹四川长宁群体是一种禾本科、刚竹属植物。形态特征 竿之节间沟槽为黄色;笋味鲜美。生长环境 亚热带。分布范围 浙江。生长习性 速生;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根繁)。主要价值 笋用;观赏。选育单位 2005年由四川长宁世纪竹园培育。
长宁库-黄条早竹群体是属于禾本科刚竹属植物,英文名CNK-huangtiaozaozhuqunti,主要用途为观赏、其他。气候带位于亚热带。形态特征 竿之节间沟槽为黄色;笋味鲜美。生长环境 气候带位于亚热带。生长习性 速生。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主要价值 主要用途是观赏;其他。具体用途是笋用;观赏。观测地点 四川长宁。选...
黄条燥壳竹(学名:Phyllostachys hirtivagina G.H.Lai f.flavovittata G.H.Lai)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黄条燥壳竹秆节间主要为绿色、灰绿色或黄绿色。形态特征 黄条燥壳竹秆节间主要为绿色、灰绿色或黄绿色,但分枝一侧纵沟槽黄色;秆箨箨鞘的颜色稍淡。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安徽旌德、华坦、凫山、广德。
黄条早竹[禾本科] [刚竹属] 拉丁名:Phyllostachys praecox f. notata S.Y.Chen et C.Y.Yao 别名:黄条早竹 英文名: 产地分布: 暂无 形态特征: 高度7~11米,直径4~8厘米。 早园竹变种,竹秆绿色,凹槽为黄色。 生长习性: 暂无 园林用途: 园林绿化用,亦为良好笋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