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年2月20日-1783年5月25日),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与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
黄景仁(1933.12—),男,1933年12月出生,台山市白沙镇人。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曾任《广州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新闻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协委员,是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韬奋新闻奖”首届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高级编辑。人物...
黄景仁自以为从此可以在京城立足了,遂将家人接来同住。此后两年,黄景仁一家在京城过得十分艰难。两年后,洪亮吉也到京城,看到黄景仁落魄的样貌后,唏嘘不已,他与黄景仁情同知己,于是从现实出发,劝黄景仁将家属送回老家,以减轻黄景仁在京城的开支负担。在和老母依依惜别之际,黄景仁以一首《别老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京东工艺品公司董事长黄景仁向记者介绍:“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因使用的珐琅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一张紫铜片、一根扁铜丝、数十个釉料色碟,经过捶打成型、手工掰丝掐花、粘贴铜丝等10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黄景仁从事景泰蓝制作行业50...
《绮怀》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十六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这首诗不仅是黄景仁不朽的名作,也是文学批评的一个绝好的范例。它对李商隐《无题》艺术表现的因袭与改造,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理解古典诗歌互文性的经典文本。此诗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
黄景仁诗负盛名,七言诗极有特色,为“毗陵七子”之一,著有《两当轩全集》22卷。黄景仁所作诗歌多为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黄景仁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黄景仁依赖母亲屠氏养大成人,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 黄景仁17岁...
黄景仁的一生虽贫困潦倒,却在诗文创作中达到巅峰。他的故事是一幅沧桑画卷,展现了他在清代社会的风风雨雨。虽然他的诗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传颂千古,但人们对于这位清代才子的了解仍显有限。清代才子黄景仁的生平和诗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动人的印象。文章中详细叙述了黄景仁的成长经历、诗歌创作以及他所经历的...
黄景仁,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省常州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后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翘楚。黄景仁的家境很是不好,父亲早丧,贫寒苦读,还未成年,家中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不得已,他孤苦于世,独...
第6名 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首诗写于除夕,写了过年时万家团聚、笑语欢颜的场景,但这都是别人家的“年”,对于作者来说并没有过年应有的欢快,反而满是孤苦和愁闷,既是因为作者年幼而孤的身世之悲,也是他对当时国家命运的愁闷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