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山寺 访友译文及注释译文 山上寺院屋内挂着僧衣,窗外没有人影,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各种鸟儿飞来飞去。沿着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个黄昏,却突然听到晚钟声悠悠传来,仿佛与这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了一片。注释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山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山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
“黄昏半窗淡月”出自宋代张榘的《孤鸾(次虚斋先生梅词韵)》。“黄昏半窗淡月”全诗 《孤鸾(次虚斋先生梅词韵)》宋代 张榘 塞鸿来早。正碧瓦霜轻,玉麟寒少。昨夜南枝,一点阳和先到。黄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谢池春草。此际虚斋心事,与此花俱好。算巡_、索共梅花笑。是千古风流,少陵曾道。...
#中华好诗词#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沿着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个黄昏,晚钟声悠悠传来,仿佛与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了一片。[憧憬]
中国重庆渝中半岛黄昏半夜景 ID: hi2239438434 收藏 加入清单 下载版权Provinson TIFF大小 69.1MB 格式JPG 编辑图片 以图搜图 大图:6016× 4016 像素·50.94 cm × 34 cm·300dpi·JPG 中图:1000× 667 像素·35.28 cm × 23.53 cm·72dpi·JPG 小图:500× 333 像素·17.64 cm × 11.75 cm·72dpi·JPG ...
小马为大家准备了七首綦毋潜的小诗,没有壮阔雄浑,没有绮丽宜人,没有柔情似水,也没有佳期如梦,有的只是细致景物,有的只是淡然心态。《过融上人兰若》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徜徉于山林绿意之中,在山路上看见禅房中晾晒的僧衣,随分而动,窗外没有人,只有...
黄昏半晓 日斜明轩 黄昏半晓 夕阳无限
重庆南滨路黄昏半夜景 ID: hi2239424442 收藏 加入清单 下载版权Provinson TIFF大小 69.1MB 格式JPG 编辑图片 以图搜图 大图:6016× 4016 像素·50.94 cm × 34 cm·300dpi·JPG 中图:1000× 667 像素·35.28 cm × 23.53 cm·72dpi·JPG 小图:500× 333 像素·17.64 cm × 11.75 cm·72dpi·JPG 了解...
黄昏 指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