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节,又称“圌山黄明节”,黄明即当地吴语“亡命”谐音。清明后一天,镇江丹徒东乡人有一个风俗:“黄明踏青”。清明节是返乡扫墓,祭奠故人,第二天则要上山给那些没有亲人的逝者烧些纸钱,以保佑阳间平安。还有一说是,黄明节登圌山可以望见绵山,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尽忠尽孝的名臣介子推。 2008年11月被镇江市确定...
当天上午九点,圌山逐渐迎来客流高峰,市民、游客沿着圌山山道,争相登顶游览圌山报恩塔。与往年有稍许不同的是,今年黄明节当天,镇江经开区警方提前谋划、精心准备了“黄明踏春游 平安警相随”主题直播活动,通过当前火爆的“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直播平台,带领广大网友线上游览圌山...
黄明节是清明节气的后一天。黄明节当天,江苏长江两岸的镇江东乡、扬中、丹阳、扬州、泰州等地普遍有登圌山祈福的民俗。黄明节登圌山健身祈福这一习俗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近代,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黄明节,一个纪念亡者的特殊日子,其起源与介子推有关。战国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带领同伴逃亡,途经卫国五鹿,粮食断绝,他竟用自己的肉为重耳煮了一碗肉汤。重耳尝到肉汤的美味,得知真相后感动至极,泪水盈眶。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封赏旧臣,但介子推选择隐居,与母亲在绵山深处过着清贫生活,...
黄明节盛况:民众齐聚圌山,共襄盛举 清明节后的圌山,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从山脚到山顶,登山的民众络绎不绝,仿佛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江南名山之间。这一天,是镇江东乡、扬中、丹阳、扬州、泰州等地民众共同庆祝的“黄明节”。这个镇江特有的民俗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登圌山健身祈福的习俗,历经秦汉的...
今日,镇江圌山黄明节盛况空前,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处处可见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紧接清明节后的第二天,镇江东乡圌山地区迎来了一年中别具一格的民俗盛会——黄明节,又称圌山黄明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纷纷携老扶幼,共同参与登高远眺、踏青赏花、虔诚祈福以及热闹的赶集活动,这一传统习俗已然成为了当地不...
黄明节,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又名“圌山黄明节”,源于镇江丹徒东乡地区。在清明节后的第二天,当地居民会举行独特的“黄明踏青”活动。这个习俗起源于对逝者的深深怀念,清明节是人们回乡祭扫先人,而黄明节则延续了对那些没有亲人的人的关怀,人们会上山烧纸钱,祈求阳间的平安。另一种说法是,登...
现代快报讯(记者 曹德伟 文/摄)“黄明登圌山,瑞气保平安”是流传在镇江东乡一带的说法。4月5日是黄明节,四面八方前来镇江经开区登圌山的人络绎不绝。据统计,今年黄明节期间,圌山风景区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5万余人次。 每年清明节后的一天,便是黄明节。在镇江东乡一带,黄明节登圌山祈福的习俗由来已久。
“黄明节”作为江苏镇江新区特有民俗节日,源远流长,成为学术界探索地方民俗文化的热点话题。随着近年来,镇江新区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力度的加强,“黄明节”的历史文化脉络逐渐清晰,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圌山周围寺庙众多,最著名的当数千年古刹绍隆寺。黄明节这一天,进庙烧香的络绎不绝。当然,年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