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性病变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遗传性黄斑病变可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从幼儿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见于青少年期起病,治疗上比较棘手;年龄性黄斑病变主要有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指老年群体由于身体代谢异常的眼底黄斑区域脉络膜或色素上皮出现衰老性改变的一种疾病。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因不明。该病临床较为常见,随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欧洲学者统计60岁以上患病率达25.3%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缓慢下降、
黄斑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视网膜的最中心位置,我们能够看到东西,靠的就是黄斑。如果黄斑发生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视力。而年龄相关性(即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最常见的黄斑病变之一,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年龄增长有关。主要...
当干性黄斑病变进一步发展,中央视力会出现模糊,随时间发展,这部分会变大、变暗,以致丧失中央视力。 2、湿性黄斑病变:湿性黄斑变性,占总发病率的10%,是由于视网膜下有异常的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并引起疤痕组织生长,使视力突然下降,会迅速严重地影响患者的中央视力,甚至导致中央视力丧失。湿性黄斑病变的主要...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盘膜吞噬消化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沉积于Bruch膜,形成玻璃膜疣。由于黄斑部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殊性,此种改变更为明显。玻璃膜疣也...
黄斑变性的发病率因年龄、地区和人口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关于黄斑变性发病率的归纳和信息: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例如,在60-69岁的年龄段,发病率为6.04%-11.19%。这表明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眼病。 2. 地区差异:生活在不同...
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玻璃体无炎性改变。眼底在黄斑部有黄灰色渗出性病灶及出血,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微隆起,大小约为1/4~3/2视盘直径(PD)。病灶边缘处有弧形或环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点状出血。病灶外周边有一色素紊乱带。病变大多以中央凹为中心,半径为1PD的...
黄斑病变的症状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视力下降:黄斑病变会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中心视力的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漂浮物等。 2、视物变形:黄斑病变会导致患者视物变形,看物体时出现扭曲、变形、变大或变小等。 3、色彩感知障碍:黄斑病变会导致患者对颜色的感知能力下降,表现为色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