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住家族,印尼糖王,厦门望族,印尼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人物简介 黄奕住是印尼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有印尼糖王之称。他于1868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按:1993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5-6]民政部批准,撤销南安县,设立南安市。辖原南安县行政区。)金淘镇。源自紫云黄守恭...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既表示南洋侨民不忘中国,也预示着未来与南洋华商的联络。黄奕住为最大投资人,占股高达70%。当时的国民政府,也非常敬重归来报国的黄奕住,赋予了中南银行发行钞票的权利。只有3家银行有这个特权,另两家分别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中南银行发行的钞票 为了避免挤兑风险,中南银行筹建了“四行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黄奕住预见糖业的需求将会上涨,他把宝都压在蔗糖上,大量购进蔗糖等物品。果不其然,一战结束糖价暴涨,利润达千万以上,黄奕住压宝压对了,大获其利,身价翻番。1913年,他成为了三宝垅“四大糖商之一”,第二年更是以“糖王”的身份入选《世界商业名人录》,轰动华人社会。然而好景不长...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内有一幢老建筑,名为“奕住堂”(现为校史馆)——这是复旦迄今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剃头住”,曾经一贫如洗 “奕住堂”的建造经费,来源于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黄奕住先生。黄奕住(1868年-1945年),福建南安人,1868年12月7日出生,祖上世代务农,父亲一辈子耕作,母亲替人纺纱,家里一贫...
在厦门鼓浪屿,有一座名为“黄家花园”的别墅,它是“华人首富”黄奕住的私人宅邸。黄奕住是民国时期华商中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剃头匠,却凭借机遇和努力,成为闻名全球的“华人糖王”。黄奕住 1868 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县,12 岁时跟着伯父学习剃头手艺,出师后开始独自走街串巷给乡亲们剃头。他听闻南洋有金矿,便想...
黄奕住(1868-1945年),福建省泉州南安人。1885年,他怀揣着父母卖掉祖传的一块田地才换来的36块银圆,徒步100多里走到了厦门,后搭木帆船远赴新加坡谋生。之后又辗转于印尼的棉兰、爪哇等地,于街头巷尾挑担理发,夜宿妈祖庙,人称“剃头住”。后凭着一位老华侨给他的5印尼盾作本钱,黄奕住将剃头挑子丢进大海,...
1884年,16岁剃头匠黄奕住带卖田36块钱逃到南洋,白天剃头夜里睡在妈祖庙。有幸得贵人5块钱资助,51岁时带着2000万美金回厦门坐拥160栋别墅。马未都:民国黄奕住富可敌当今的马云王健林。黄奕住12岁从剃头师,在一次不小心剃破地主眉毛后,父母无奈卖田资助他36块钱去南洋闯荡。初到南洋,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
其实,中国真正的首富是黄奕住,他是中国被列入《世界商业名人录》的第一人。他的财富,当今任何富翁都没法与之匹敌,马云和王健林加起来,也只能望其项背,都没法跟他相提并论。黄奕住是福建厦门人。100多年前在印尼经商,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有名的“糖王”。当年他在印尼的总资产已超过300万印尼盾,已是...
在风雨飘摇的清末,一艘艘满载华人的航船驶向南洋。其中,有位世代贫困的十六岁南安少年也怀揣着发财致富、光宗耀祖的梦想,身背理发工具踏上了漂泊的航程。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印尼华人首富——“糖王”黄奕住。辍学谋生 剃头起家 1868年,黄奕住出生于福建南安的一个普通家庭。6岁时进入私塾念书,当时老师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