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陵故居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黄村,黄村原来隶属 “四都——西武乡”(今碧阳镇),古名“西城”,始建于宋,原村落黄姓聚族而居,村以姓氏得名。地理位置概述 过去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富裕、文风昌盛、名人辈出的大村庄,原有“竹溪垂钓、枫林称觞、古寺夕阳、芳亭揽秀、葛社催耕、茅岗步日、...
黄士陵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合辑黄士陵就是晚清时期金石文化滥觞之下杰出的金石书画大家,他以独特的艺术思想和视野基于金石基础而奋力践行的金石书画作品令世人耳目一新,直至黄士陵诞辰一百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追随者越来越多,艺术影响可谓深远。 黄士陵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合辑黄士陵就是晚清时期金石文化滥觞之下杰出的金石书画...
“黟山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黄士陵,治印最初受邓石如和吴熙载影响,以后日渐成熟,逐渐脱开某家某派风的约束,从古玺和商周铜器文字里推陈出新,为篆艺继承传统开拓了一条全新的路径。特别是他突破了笼罩艺坛多年的皖、浙两大流派,创立了独具一格的“黟山派”,在徽州篆刻低谷之时脱颖崛起,在徽州篆刻衰竭之际独树一帜...
题识:云搏仁兄方家正篆,穆甫弟黄士陵。 钤印:士陵长寿、穆父小篆 0151 篆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钤印:士陵印信长年(白)、江夏(朱) 款识:兰生四兄大人属即正,穆甫弟黄士陵。 0171 篆书 对联 纸本 释文:极四时之所乐,袭六经而成书。...
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等。黄士陵为晚清篆刻四大家之一。黄士陵的学生李茗柯说:“悲庵(赵之谦)之学在贞石,黟山之学在吉金;悲庵之功在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这段话很精辟,指出了黄士陵篆刻的特点与贡献。正因为黄士陵对古器有研究,进而对画...
黄士陵金文篆书集赏 黄士陵(1849—1908),安徽黟县人。字牧甫,亦作穆父,晚年别署黟山人、倦游窠主,为晚清著名书画篆刻家、金石学家。他在篆刻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尤高,是“黟山派”创始者,其篆刻作品用刀爽利,不务雕饰,线条光洁挺健,金石气韵充盈,风格面貌非常明显,在清末印坛独树一帜,对当时乃至后世的...
黄士陵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师承皖派邓石如,融皖、浙两家之长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黟山派”。 他的篆刻艺术,取法于秦玺汉印,取材于钟鼎、钱币、诏版、碑额、砖瓦等文字,各体悉入,无格不备,兼收并蓄,熔于一炉。 黄士陵,字穆甫,出生于黟县西武黄村,父亲黄仲...
黄士陵公园坐落在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黟县,也是黟县的重点民生工程,规划面积共为175公顷,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周边为中学、车站及居住区。公园设施 黄士陵文化公园公园作为黟县城南新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公园,内建有黄士陵纪念馆、儿童乐园、观景亭、门球场等...
黟山派的创始人黄士陵师承在吴熙载、赵之谦之间,白文多模仿赵之谦,而挺拔过之,偶尔刻制秦代古玺,颇有古趣。他的朱文印杂取古币文字入印,鼓刀直入、犀利无比。黄士陵接触了大量的青铜器、古玺、镜铭等,好以金文入印,作品中洋溢着吉金气息。邓尔雅评黄士陵的篆刻:“尤长于布白,方圆并用,牡牝相衔,参伍错综,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