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碧云天,黄叶地,已经是极其开阔,通常作为背景,我们接下来会收,比如王实甫和关汉卿就是如此,迅速从高从空缩紧,落实到具体人物情怀。但是范仲淹还在放。在这天高气爽,黄叶满坡的时节,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空旷处是壮丽的山水,那水色连波,渲染着秋色,这已经...
“碧云天,黄叶地。”寥寥六字,天地秋色奇景。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晴朗,上面飞着浮云,地面是秋天金色的落叶。这是秋的底色呀。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在画图的中央,或是在视角天地之间,有一大片水域,倒映着天地的青黄,但是一座山峰却出现在水上,因为有水,那水中的山影连同山,都有着水气清寒,分在青翠。 如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出自宋·范仲淹的《苏幕遮》,原文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原文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天,若未曾轻吟此诗,心间便恍若遗失了一片斑斓的落叶,总觉得这个季节的韵味,少了几分灵魂深处的共鸣。范仲淹这首苏幕遮,是一首抒写羁旅相思之情的词作。犹如一幅细腻勾勒的羁旅情长画卷,缓缓铺展于读者眼前,每一笔都蘸满了相思的浓墨重彩。它不仅绘就了天地苍茫、...
【解析】答:天是碧蓝碧蓝的碧云天,地是落满枯叶的黄叶地,一望无际的秋色到水边,水波上弥漫着绿色寒烟。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作者: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公元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加...
碧云天 黄叶地 出自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苏幕遮①【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而“北雁南飞”则是西厢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中的句子。
碧云天,黄叶地,北燕南飞”语出:西厢记 本自北宋范仲淹词《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在其《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化用 。成“碧云天...
十月,高原也走进了秋天,拉萨市曲水县的道路两旁,村庄周围,都披上了秋的颜色。碧云天,黄叶地正是这时高原的色彩。(监制:陈琴 编辑:罗布次仁 记者:强久 许思骞)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0 评论1 央视网友 ♥ 赞 2023年11月4日 21:07回复热门推荐 黔·行|贵州水城画亮相日本东京 2月8日 17:29 黔·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第一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一句用到了三种颜色:碧蓝的天空,金黄的落叶和苍绿的寒烟。秋天的景象,因为有了颜色的交替,...